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福昌  周敏茹  星吉  车吉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712-1714
评价青海省重点监测地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3年后学生营养状况及贫血检出率变化,以促进营养改善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现场干预试验方法,比较2012年和2015年青海省3个县(区)监测学生的身高、体重、营养不良和贫血的患病状况.结果 与2012年相比,2015年监测点9~11岁男生的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1.9,1.8和4.8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 12岁女生的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1.1~2.6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过3年的营养改善计划干预,9~11岁学生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7.1,P值均<0.05);6~15岁学生的贫血检出率从2012年的10.5%下降到2015年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1).结论 青海省营养改善项目对重点监测地区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及贫血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各级政府应持续并加大对“计划”项目的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改善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方法在青海省参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不同供餐模式的学校中,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生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结果除6~岁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高于全国同年龄组平均水平外,其他年龄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为17.76%,生长迟缓和消瘦率分别为4.74%和13.02%,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5.18%和2.58%,且随年龄增长,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和营养不良率有增加趋势(P=0.000),超重和肥胖率有降低趋势(P=0.000)。男生消瘦、营养不良和超重率均高于女生(P=0.000)。环湖地区学生生长迟滞和营养不良率高于东部地区(P=0.000和P=0.009)。结论青海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面临的迫切问题依然是营养不良,应进一步推进学校食堂供餐,丰富食物供应品种,重点对环湖地区学生进行营养不良干预,而小学生是超重肥胖的干预重点,需建立长效综合干预模式改善学生整体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近年来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不仅使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快速增加.以青海省平安县为例,2006-2009年死因监测数据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的81.52%[1].因此,和其他地区一样,慢性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青海省农村地区居民超重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开展人群超重肥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自然村18岁及以上全部村民.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及身高、体重和腰围信息.结果 完成调查总人数915人,应答率92.80%,有效完成各项调查项目908人.908名调查对象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3.32±3.31) kg/m2,男性为(23.17±3.23) kg/m2,女性为(23.46±3.38) kg/m2;农村成人平均腰围(78.24±9.69)cm,男性为(79.65±9.05) cm,女性为(76.93±10.08)cm.农村成人标化超重率为26.65%,肥胖率为7.56%,中心性肥胖率为29.22%,女性中心性肥胖率(37.45%)明显高于男性(2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1).总人群和男、女性人群中心性肥胖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锻炼率为19.82%.食用油脂人均每日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比例是86.62%.结论 开展以体重控制为基础的干预是预防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变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