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大批量、快速、低成本实现全肺野精准照射的有效方法,普及这一重要放射生物学模型在多领域的应用。方法 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使用micro-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肺部解剖学参数测量并确定放射野范围(n=12)。结合标准化胸腔暴露及固定、无创通气麻醉等手段建立"一体化"麻醉、固定、定位装置,借助常规医用直线加速器完成批量小鼠精准肺野照射。结果 小鼠CT图像三维重建后在冠状位与矢狀位图像上确定肺结构的解剖位置与尺寸平均值。并进一步根据小鼠呼吸频率及幅度确定受呼吸频率影响的肺野上界、中线和下界,并将测量值标记于专门设计的肺野照射装置用来指导实际操作。本装置大致可分为小鼠固定架和麻醉通气系统两部分构成。固定架用以安置每排10只小鼠用弹力栓妥善固定暴露胸腔。照射中通过麻醉面罩全程给予异氟烷混合气体,确保实验过程中小鼠处于深度麻醉以及均匀呼吸动度。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集麻醉、固定、定位为一体的"弹匣式"小鼠肺野照射装置,可显著增加胸部放射实验的准确性、简易性、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大幅减低实验成本和对高端辐照设备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皮肤松弛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性皮肤松弛症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富含弹性纤维组织器官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皮肤松弛.该病有三种临床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分别为弹性蛋白基因,Fibulin5(FBLN5)基因,Fibulin4(FBLN4)基因和ATP7A基因.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显性遗传型主要影响美容,预后较好,隐性遗传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上皮内的一种恶性肿瘤,高发且预后不良,包括两种主要亚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放疗是目前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医生通常通过肿瘤的临床分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同一分期的不同患者对相似的治疗方案的敏感性不一,效果也有所差异。对此,事先评估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基因和其编码蛋白的改变息息相关。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我们可以从基因层面对放射敏感性差异的产生给予一定的解释。本文将从相关基因的突变、肿瘤微环境变化、肿瘤干细胞存在等放射抵抗相关因素出发,综合阐述食管癌放疗相关敏感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骶尾部脊索瘤患者是否能从术后的辅助放疗中获益,并且探索恰当的术后放疗模式。方法:回顾性纳入59例无远处转移且病理诊断明确为骶尾部脊索瘤的患者,分析其术后辅助放疗的生存情况。患者分为3组:22例为单纯手术切除组,24例为手术联合术后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IG-IMRT)治疗组,13例为手术联合伽马刀(GKS)治疗组。结果:所有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1%和44.5%;单纯手术组、IG-IMRT组及GKS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7.5%及59.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9.8%、70.9%和35%;术后辅助放疗组对比单纯手术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IG-IMRT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优于GKS组(P=0.023)。结论:术后辅助放疗有助于提升脊索瘤术后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且术后辅助IG-IMRT可能是更为恰当的术后放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中瘤体体积及其参数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7名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IMRT+ICBT)的宫颈癌患者。收集这些患者治疗前及外照射结束后基于核磁共振检查测得的瘤体最大径及体积,并通过随访数据分析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3%,85.1%及92.9%,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在ⅢA期及以上 (P = 0.029),放疗前瘤体体积(pre-RT TV)大于61.6cm3 (P = 0.032)与外照射后瘤体体积(mid-RT TV)大于11.38 cm3 (P = 0.034)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而在单因素分析中,外照射后瘤体缩减率(TVRR)大于82.19%是影响总生存率(P<0.001)和局部无复发生存率(P=0.050)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后瘤体缩减率和瘤体体积是有价值的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7.
VEGF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在1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 104例正常对照中,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VEGF基因的SNP点rs201010963和rs9367178进行基因分型,用Plink 1.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s2010963(P=0.155)和rs9367178(P=0.6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病例进行分层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相比较,rs2010963和rs9367178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色 VEGF基因SNP点rs2010963和rs9367178可能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2015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20例肿瘤最大径≥6 cm或最大径≥5 cm且肿瘤呈偏心性生长的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外放疗,之后予以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同步顺铂化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HR-CTV 7 Gy/次、IR-CTV 5~6 Gy/次,共5次;危及器官勾画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及毗邻小肠。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以顺铂75 mg/m2 ,每3周1次为基础同步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4~96个月(中位数46个月)。5年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92.8%、76.6%、81.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急性1-2级早期不良反应分别为57.8%、14.6%,3级分别为8.1%、2.9%;晚期1-2级不良反应分别为8.4%、5.3%,3级分别为0.97%、1.3%。结论 IMRT联合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方法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是肿瘤体积较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原发于鼻咽腔部的恶性肿瘤。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NPC有着密切关系。EBV感染人体后,可通过多种特异性病毒抗原介导NPC的发生发展。目前的研究显示,针对NPC高危人群进行的多种EBV抗体标志物的联合筛查,在NPC的预防、诊断及随访中有着重要意义。EBV相关的最新NPC免疫治疗方式,如病毒相关疫苗,过继性免疫治疗等都展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及应用潜力。对NPC患者血清中病毒抗原滴度及EBV DNA的定量检测,为其预后和生存率的判断有着一定的帮助。本文就EBV感染与NPC诊治及预后判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SNP点rs2010963和rs9367178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银屑病可能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结合本课题组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VEGF基因SNP点rs2010963和rs9367178进行基因分型(1 103例银屑病患者和1104例正常对照),用Plink 1.03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s2010963(P=0.155)和rs9367178(P=0.6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病例进行分层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基因SNP点rs2010963和rs9367178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之间可能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