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with γ-knife,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54例胰腺癌患者,30例行γ-SBRT配合热疗,24例行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79.6%(43/54)。γ-SBRT配合热疗的1年生存率为30.0%、中位生存期为9.4个月,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的1年生存率为41-7%、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γ-SBRT配合热疗及替吉奥治疗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安全,多数患者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全中枢照射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rhIL-11预防治疗组 50例)和B组(对照组 50例)。A组患者放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或血小板计数较放疗前基线水平下降>50%即开始按50 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1 次/d,直至血小板数≥200×109/L时停药。B组患者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则按同样方案进行,直至血小板数≥100×109/L时停药。 结果 92例可评价疗效,rhIL-11可升高全中枢照射中血小板最低值(P<0.01),缩短血小板减少症持续时间(P<0.01),缩短放疗所需时间(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红肿、乏力等,但程度较轻。 结论 rhIL-11 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全中枢照射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不良反应较轻且较易处理。  相似文献   
3.
激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或子宫内膜腺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1]。近二十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同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胆管癌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探讨立体定向放疗在晚期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海军总医院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的58例晚期胆管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率为100%,全组患者近期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30例,病情稳定(SD)15例,临床获益率(CBR)为91.4%。有11例患者发生Ⅰ-Ⅱ级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为19.0%,13例出现腹痛,发生率为22.4%;4例患者发生发热,发生率为6.8%。结论:体部伽玛刀是治疗晚期胆管癌的有效方式,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难治复发的铂类药物耐药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37例复发性铂类药物耐药的卵巢癌患者,复发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20例,对照组(单药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17例,方案为:多柔比星脂质体(30~40mg/m2静脉滴注),复方红豆杉胶囊,2粒/次,口服,3次/d,共15 d,每3周为1个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进一步评估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心脏毒性。结果: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有效率为35.00%,单药组为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5%,对照组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65%比47.06%,P0.05)。2组均未出现心脏毒性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其中观察组无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发生;2组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30.00%比29.41%,Ⅰ~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60.00%比4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顺铂或卡铂耐药型卵巢癌患者,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疗效优于单药多柔比星脂质体,且不良反应轻,生命质量获益明显,有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A组(rhIL-11预防治疗组30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患者放射治疗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或血小板计数较放射治疗前基线水平下降〉50%即开始按50μg·kg^-1·d。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200×109/L时停药;B组患者不予预防性应用rhIL-11治疗,但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则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药。结果:本研究中54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rhIL—11可显著升高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中血小板的最低值,显著缩短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和缩短放射治疗所需的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红肿、水肿、乏力及心悸等,但大多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lL-11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且不良反应较轻,较易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MM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MMR的表达,凝固法检测静脉血中FIB的浓度,并分析三者与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Cyclin D1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患者(Log-rank χ2=9.878,P=0.002);错配修复基因缺失(mis-match repair genes deletion,dMMR)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亦较错配修复基因完整(mis-match repair genes complete,pMMR)患者高(Log-rank χ2=5.138,P=0.023);术前FIB正常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FIB异常患者(Log-rank χ2=9.490,P=0.002)。Cyclin D1高表达、FIB异常为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1, 95%CI:1.131~3.296;HR=2.029,95%CI:1.170~3.519)。结论 Cyclin D1高表达、pMMR及术前FIB异常的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以浆液性囊腺癌细胞系SK-OV-3裸鼠移植瘤为模型筛选人类卵巢癌血清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收集血清,采用蛋白质芯片-飞行时闻质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lat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SELDI-TOF-MS),比较荷瘤鼠和正常对照小鼠血清蛋白谱表达差异,以发现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标志物或分子. [结果]通过SELDI蛋白芯片分析发现:在分子量3 000-20 000 Da范围内,与正常对照小鼠和荷人肝癌小鼠相比,卵巢癌小鼠血清中有10个蛋白质分子明显上调,13个明显下调.经数据库检索(Aldenta软件,http://expasy.com)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初步鉴定了8个可能的蛋白质,分别为:急性反应蛋白(Serum amyloid A2和Serum amyloid A3,简称为SAA2和SAA3),在卵巢癌血清中表达上调;趋化因子(CXCL12,CXCL14).在卵巢癌血清中表达上调;细胞因子(IL-7),在卵巢癌血清中表达下调;免疫调节分子(denfensin beta),在卵巢癌血清中表达下调. [结论]本研究表明以裸鼠移植瘤为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来筛选人类肿瘤标志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膜蛋白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制备了抗人肺癌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4E7,并利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杂交、肽指纹图谱和MALDI-TOF-MS串连质谱分析鉴定其相关抗原分子,发现其相关抗原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及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有表达,且在A549细胞中表达量较高。最后得到一个在A549细胞中表达的与单克隆抗体McAb4E7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并鉴定出这个蛋白是ATP合成酶β亚基,从而证明了ATP合成酶β亚基就是肺癌单克隆抗体McAb4E7的靶抗原,其可作为肺癌具有潜在治疗意义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纯LFHE化疗方案与LFHE免疫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晚期胃癌单纯LFHE化疗方案与LFHE免疫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化疗组与免疫化疗组,单纯化疗组30例采用LFHE方案:醛氢叶酸(LV)100mg/m2静滴,第1~5天,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滴,第1~5天,羟基喜树碱(HCPT)10mg/m2静滴,第1~4天,足叶乙甙(VP-16)60mg/m2静滴,第5~7天,4周为1周期,共2周期。免疫化疗组28例在单纯化疗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香菇多糖2mg静滴,每周1次,4周为1周期,共2周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单纯化疗组:PR16例、NC8例、PD6例,总有效率53.3%;免疫化疗组:CR2例、PR14例、NC8例、PD4例,总有效率57.1%。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免疫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少见。单纯化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P<0.05),而免疫化疗组则轻度升高(P>0.05);治疗后免疫化疗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LF-HE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辅以免疫治疗能恢复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