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突触活性带蛋白1(Complexin-1,CPLX-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SD大鼠脊髓钝挫伤模型,BBB评分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PLX-1在脊髓中分布,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检测CPLX-1基因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障碍,BBB评分于损伤后第1d最低,术后7d才有所恢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PLX-1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此外,脊髓损伤后CPLX-1在神经元中表达逐渐降低,至术后第3d时最低,后随时间逐渐增加,但在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逐渐增加,至术后第3d时最高,后随时间逐渐降低;qRT-PCR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CPLX-1的基因表达急剧下降,至术后3d达到最低,随后逐渐上升,但一直到术后28d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CPLX-1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下降,可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小间质瘤系指直径2 cm的GIST。随着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小GIST,其治疗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胃小GIST的研究现状、自然转归和手术预后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用于布鲁菌检测的数字PCR技术,初步用小样本开展研究,比较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差异,验证数字PCR作为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符合我国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初步比较2者在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2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样本中,数字PCR检测阳性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0例。结论 初步证实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数字PCR检测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完成实验诊断技术临床研究,并进行多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脑梗死(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蚓激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VCAM-1、IL-1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VEGF水平,降低sVCAM-1、IL-18、TNF-α水平以及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蚓激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高风险胃间质瘤的术前预测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在西京医院行内镜或外科切除治疗的275例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患者资料,经多因素分析找出高风险胃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建立术前预测评分。以评分系统为检验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 肿瘤直径>1.75 cm(OR=6.474,95%CI:2.335~17.948)、肿瘤不规则形态(OR=3.548,95%CI:1.745~7.216)和溃疡(OR=2.412,95%CI:1.154~5.041)是预测直径≤5 cm高风险胃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评分系统设置:溃疡为1分,不规则形态为2分,肿瘤直径>1.75 cm为3分。评分系统的AUC值为0.781,最佳截断值为4;将评分0~3分定义为低危组,4~6分定义为高危组,低危组的高风险胃间质瘤发生率为13.3%(26/196),高危组的高风险胃间质瘤发生率为48.1%(3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66,P<0.001)。结论 对于≤5 cm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1.75 cm、肿瘤呈不规则形态和溃疡,这3个因素构建的术前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高风险个体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用于布鲁菌检测的数字PCR技术,初步用小样本开展研究,比较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差异,验证数字PCR作为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我国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初步比较2者在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结果2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样本中,数字PCR检测阳性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0例。结论初步证实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数字PCR检测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完成实验诊断技术临床研究,并进行多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联合电话回访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行ESD治疗的患者资料,问卷调查时间从2019-05...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药用辅料二甲硅油的结构进行解析表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检测,基于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离子峰和碎片信息对二甲硅油的结构进行解析。利用MassHunter质谱工作站及数据分析功能对二甲硅油20、50、100、200、350、500、750、1000、12500和30000系列型号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二甲硅油按照黏度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型号,随着型号的增加,黏度不断增大,通过对二甲硅油分子结构的解析发现,二甲硅油的结构中存在分子交联的现象,其分子交联的比例与其黏度成正相关。结论:二甲硅油的黏度是其重要的功能性指标,二甲硅油的黏度不仅与其聚合度有关,还与其分子交联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9.
边远地区医学人才培养方法探讨赵芯作者单位:550005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引进人才困难,原有人才水平较低,医学人才培养成为一大难题。贵阳...  相似文献   
10.
复方双氯灭痛栓剂的儿科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芯  兰继毓 《吉林医学》1998,19(4):237-237
复方双氯灭痛栓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制剂室与第三临床学院制剂室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解热镇静剂,适用于婴幼儿。我院儿科于1990年8月至1994年10月应用本栓剂治疗婴幼儿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及高热惊厥,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复方双氯灭痛栓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