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重要生物恐怖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包括蓖麻毒素B(Ricin toxion B,RTB)、肉毒梭菌毒素A(Clostri botulinum toxin A,CBT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及产气荚膜毒素ε(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oxinε,CPTε)在内的4种重要生物恐怖因子的多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原理和液相芯片技术平台,通过优化偶联抗体浓度和检测抗体浓度以及抗原抗体最佳孵育时间,建立4种生物恐怖因子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结果反应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RTB、CBTA、SEA和CPTε偶联抗体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μg、40μg、80μg、80μg;RTB、CBTA、SEA和CPTε检测抗体的最佳稀释比分别为1∶5000、1∶1000、1∶2000、1∶4000;4种毒素抗原抗体最佳孵育时间为60min。多重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上述任意1种毒素、任意2种毒素组合、任意3种毒素组合并能同时检测4种毒素。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RTB、CBTA、SEA、CPTε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 ng/ml、10 ng/ml、5 ng/ml、10 n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4种常见生物恐怖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通过1次检测能同时检测RTB、CBTA、SEA、CPTε,是一种准确、灵敏、快速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医学媒介生物远程鉴定与预警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质检系统已经建立起来的医学媒介生物实验室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医学媒介生物远程鉴定与预警分析系统。系统设置远程专家鉴定、自助鉴定、预警分析、公共信息及系统管理5大功能模块。远程专家鉴定模块实现了实时和非实时远程视频鉴定功能。自助鉴定模块提供了多种医学媒介生物鉴定方式,实现二叉式检索方式、多路存取检索方式以及2种检索方式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预警分析模块中通过医学媒介生物密度指数、种群变化、季节消长、外来新物种及是否来自疫区等相关指标实现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数据自动预警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盐田口岸医学昆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医学昆虫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对盐田口岸医学昆虫开展监测。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采用蝇笼诱捕法,蜚蠊采用盒式诱捕法。〔结果〕捕获成蚊2属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有瓣蝇类4科14属21种,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蜚蠊2属3种,美洲大蠊为优势种。2002年和2007年,蚊密度分别为0.76只/人工小时、0.28只/人工小时;蝇密度分别为5.2只/笼·天、1.7只/笼·天;蜚蠊密度分别为1.03只/盒、0.25只/盒。〔结论〕采取综合治理防控措施,医学昆虫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1415-2004)。  相似文献   
4.
由于蚊虫中存在许多由形态相似的隐种组成的种团或复合体,沿用传统的方法对其分类和鉴别较为困难,因此,寻找合适的特征和方法成为新世纪蚊虫分类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子鉴别是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以遗传的本质DNA为依据来阐明物种间的差别,从分子水平上鉴别物种,具有客观、准确的特点,在蚊虫分类中广为应用。而应用分子标志研究群体遗传结构是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目前公认mtDNA部分基因序列和微卫星DNA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从医学媒介生物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监测方法研究、鉴定方法研究、携带病原体研究、风险评估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总结,目的是为了给有关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研究进展的概况,指明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工作和科研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西尼罗热传入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尼罗热传入我国的各个风险因子,建立西尼罗热传入风险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方法〕运用理论流行病学的原理,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排序法设定指标的权重,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建立了西尼罗热传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1级指标和10个2级指标;采用专家排序法确定指标各权重,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72;进一步用数学模型表达式进行传入风险的综合描述。〔结论〕虽然本课题研究的结果为低等程度风险,但是评估值比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深圳口岸771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出人境口岸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1年2月深圳各口岸监测到的流感病例771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71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均为经深圳口岸入境的人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最多(共91.6%);男女比例为2.3∶1,年龄<40岁青壮年为主(73.28%);临床症状较轻,以发热为主(94.3%),体温大多<39℃(79.8%);监测期间入境人员流感有3次高峰,分别为2009年6-9月、2010年7-10月以及2011年1—2月,第1个高峰以季节性H3型流感为主,第2个高峰以季节性H3型与甲型H1N1流感为主,第3个高峰则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结论 深圳各口岸流感的主要流行型别从季节性H3型流感逐渐转变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发病以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技术检测人类甲型流感病毒的方法,并进行初步诊断应用.方法 分别设计基于甲型流感M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制备RT-PCR扩增产物,优化并确定基于传感技术的实验条件,建立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方法.结果 缓冲液的盐离子强度和pH值是影响杂交效果的关键因素,对其优化后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深圳口岸中国籍出入境人员疟疾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出入境人员疟疾相关健康教育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前往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及医学咨询的中国籍人员选取出入疟疾疫区者,对其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95份,其中男性594名,占85.47%,主要为商务人员(83.17%)。能正确了解自己的目的地为疟疾疫区、疟疾的主要症状及传播方式的比例分别为67.48%、40.58%及78.71%;境外发热及时就医率为58.42%;归国人员中,在疟疾疫区坚持防蚊者占67.79%。在疟疾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女性(37.62%)低于男性(52.19%);各年龄组中,18~30岁组最低(46.03%);旅游探亲(41.30%)及劳务人员(21.05%)低于商务人员(52.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8.00%)低于其他组;前往不同目的地者知晓率为非洲最高(55.76%),亚洲其次(43.27%),美洲最低(24.29%)。自疟疾疫区归国人员中,在疫区居留6个月以上人员知晓率(59.77%)高于3个月以下者(41.45%);有疟疾患者接触史者知晓率(58.73%)高于无接触史者(41.28%)。结论调查对象对疟疾及个人防护认知度不高,对疟疾发病的主要症状的识别水平较低,出现发热等疟疾症状时主动就医行为率不高。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劳务人员及长期旅行者感染疟疾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汉坦病毒(HTV)、裂谷热病毒(RVFV)、黄热病毒(YFV)、西尼罗病毒(WN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拉沙热[下同]病毒(LFV)、埃博拉病毒(EBV)和马尔堡病毒(MBV)的方法。方法建立8种病毒同时扩增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分别用各种病毒特异的核酸探针偶联不同编码的微球,将获得的PCR产物与偶联核酸探针的微球混合物进行杂交,建立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评价。结果建立的8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的液相芯片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对8种病毒进行特异的检测。灵敏性实验结果表明,RVFV为10 ng/PCR、WNV为1 ng/PCR、EBV为10 ng/PCR、CCHFV为10 pg/PCR、MBV为1 ng/PCR、HTV为100 pg/PCR、LFV为1 ng/PCR、YFV为10 pg/PCR。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病毒液相芯片筛查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地同时检测8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对口岸入境人员是否携带重大烈性传染病病毒的快速筛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