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提高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6月,选取该校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227名,分别为1班115名,2班112名开展该次创新教学模式研究。1班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模式上课,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PBL)翻转教学模式、渗透愉悦教学模式以及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等,2班学生进行以授课为导向(LBL)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不同教学模式后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对课程的满意度、学习动力评分、记忆学习态度评分。结果1班学生期末成绩(83.78±5.36)分,2班学生期末成绩(78.69±5.23)分,1班学生期末成绩得分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班学生课程满意度、学习动力评分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态度评分中,1班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课外自学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学教学中,使用创新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态度评分,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2岁,因"用铁锤敲击金属后,左眼被金属碎片弹中10 h"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入院检查:VOS:手动/20 cm,光定位好,色觉正常,上眼睑可见一裂口,约1 cm,全层穿通达巩膜;11点角膜缘可见巩膜一竖形裂口,约7mm,可见少许眼内容物脱出嵌顿;前房深,房闪(+);瞳孔6 mm×6 mm,圆,光反射迟钝;晶体透明,玻璃体血性混浊,隐约见视盘充血,C/D=0.3,A/V=1/2,黄斑反光不清,上方见大片视网膜前出血;左眼眶CT可见左眼球破裂,眶内异物.入院诊断为:(1)左眼巩膜贯通伤;(2)眶内异物;(3)左眼睑皮肤裂伤;(4)左眼外伤性瞳孔散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0岁,因左眼外伤后眼球突出7年,加重1周于2008年2月29日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于7年前左眼被桶击伤后即感疼痛、视力下降,曾在当地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眼球逐渐向前突出.1周前左眼球突出明显加重,伴眼痛、头痛,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左眼眶肿物收入院.既往体健.眼科检查:右眼无异常,左眼视力光感/眼前,眼压Tn-2,光定位不准,眼睑肿胀,眼球向前、向下突出,睑裂增宽,不能闭合,球结膜混合充血+ + +,水肿+,角膜中下方4 mm×4 mm混浊灶,伴脓苔附着,前房消失,隐约见虹膜脱出与混浊角膜病灶处相贴,瞳孔欠圆,光反应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底窥不见.  相似文献   
4.

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物体在视网膜形成清晰像的过程,当眼的调节能力不足时,成像焦点落于视网膜后的区域,容易形成远视离焦,引起眼轴增长,导致近视的发展,且研究发现多数近视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功能障碍。近视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问题,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急剧升高,如何预防及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大难题。既往研究发现眼调节功能障碍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调节功能相关参数的测量对近视的防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近视与眼调节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近视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效果.方法:wAMD患者共38例(38只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1次/月,共注射3次;观察注射前、注射后2周、1月、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同时观察患者眼压、炎症、前房积血、视网膜出血、白内障等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1月及3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并呈升高趋势,而CFT均低于治疗前,并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wAMD起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其中10眼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和眼内视网膜光凝,另1眼未做巩膜扣带。6眼手术中采用全氟化碳液(重水)-硅油置换,硅油眼内填充;5眼为气体-液体交换,硅油填充。结果 11眼手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随访观察中视网膜复位良好,2眼已取出硅油。但其中1眼取出油后又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并出现新裂孔,又做了硅油填充术。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眼发生了并发性白内障,其中1眼已做了白内障手术。未发生全氟化碳液(重水)眼内残留或角膜变性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硅油眼内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治疗有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