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医院文化来引领,也必须以医院文化来奠基。这是从我院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实践所证实的一条真理,而一般而言医院文化主要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心态,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它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以实现职工共同价值取向为核心,以形成团队精神为追求。因此,建设发展现  相似文献   
2.
3.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指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出不畅,盆腔静脉充盈、瘀血所引起的一类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腰骶部疼痛、性交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等一系列症状,而妇科查体阳性体征少。它是造成女性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子宫位置后倾、子宫阔韧带筋膜损伤、早婚、早育、性生活过频、多次人流术等导致盆腔静脉压力过高而发生盆腔瘀血、水肿,组织缺氧而导致结缔组织增生或纤维化[1-4]。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长期治疗效果欠佳,根据其临床症状,归纳于“带下”、“痛经”、“腰痛”、“郁症”、“脏燥”、“妇人腹中痛”、“经行腹痛”、“产后腹痛”等多种疾病范畴[5],中医药治疗遵循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原则,在防治盆腔瘀血综合征上呈现一定优势,现就其病因病机及中医中药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严重困扰生育年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其合并不孕又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等,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EMT患者的卵子质量下降,加上种种其他原因,卵子受精率和妊娠率低于正常,所以EMT患者的生育能力下降是多因素作用所致。Ⅰ、Ⅱ期的EMT往往与盆腔局部环境中免疫、内分泌的异常对卵巢功能、卵泡生成、子宫内膜代谢以及种植率降低方面的影响有关,而Ⅲ、Ⅳ期的EMT则主要与输卵管粘连阻塞和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等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因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学等技术的发展,对EMT相关不孕的基础研究也进入了更深的层次。目前多数学者认为EMT相关不孕是一种多因素多途径导致的疾病。到目前,有如下几种理论。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针灸疗法是我国几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曾有很大的贡献.在二年前我们应用它在耳鼻咽喉科作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耳鼻咽喉手术后止痛方面,成绩卓著.近一月来,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挥了敢说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打破了开刀要用麻药的神秘观点,以针刺代替局部麻醉剂进行扁桃体摘出术,食道异物取出术、鼻息肉及鼻甲部份截除术,均获得成功.自1958年12月开始,到1959年1月31日止,共进行手术186例,效果甚为满意.我们  相似文献   
6.
两地汤加减治疗阴虚型月经先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娟  冯其金  夏阳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91-1592
观察两地汤加减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地汤治疗组(34例)和知柏地黄丸对照组(34例),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地汤加减组在改善患者阴虚血热证候和恢复月经周期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无不良反应,提示两地汤加减治疗阴虚型月经先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5%[1],通常累及卵巢、子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窝,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其中的0.1~1.0%[2].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常缺乏典型症状,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一部分患者在明确诊断时,肾功能已丧失,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结合2006-2008年收治并行开放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输尿管梗阻的9例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及处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于2005年1月初诊。患者于2004年11月顺产一男活婴,产后恶露一月已净,现哺乳未转经。自生产后出现全身四肢关节疼痛,遇冷加重,腰背酸软,按摩则舒,心悸多汗,面色少华,乳量尚可,舌淡苔白,脉沉细。辅助检查:抗“O”(-),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检查(-),X线摄片骨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10年间全国驻军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信息技术中心病例查询系统200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6 339例,其中确诊为妊娠期贫血患者共7986例.分析不同年龄结构、孕期的贫血类型构成情况.结果:轻、中、重度贫血在妊娠期贫血中分别占56.17%、43.70%和0.13%.31~40岁孕妇贫血患病率高于21~25和26~30岁年龄组,前者中度贫血比例较高,后2组以轻度贫血为主.孕妇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在2001-2006年度呈逐年增加,2006-2009年度维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度以后开始下降.孕晚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孕早期和孕中期以中度贫血为主,而孕晚期以轻度贫血为主;各期均以缺铁性贫血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营养与饮食知识的培训,从孕中期开始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剂,以预防和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