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甲硫氨酸维B1氯化钠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甲硫氨酸维B1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采用灵敏度为0.5,0.25Eu·mL^-1的鲎试剂,将本品稀释至各灵敏度相对应的倍数,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结论: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甲硫氨酸维B1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内毒素可行,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50Eu·mL^-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水黄皮根抗实验性胃溃疡的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采用大鼠无水乙醇胃黏膜损伤模型和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模型,观察水黄皮根乙醇总提取物和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胃黏膜的影响。结果: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都能明显抑制无水乙醇和利血平对胃黏膜的损伤。其对无水乙醇模型的损伤抑制率分别是86.4%,85.4%,11.5%,对利血平模型的溃疡抑制率分别是37.8%,33.8%,19.7%。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作用最强的部位是醋酸乙酯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3.
胆木注射液的部分毒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胆木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对胆木注射液进行急性毒性、异常毒性、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过敏性试验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胆木注射液小鼠静脉注射的LD_(50)为49.27 mg·kg~(-1),LD_(50)95%可信限为44.16~55.42 mg·kg~(-1);异常毒性实验显示注射给药后观察48h,未见小鼠死亡;对兔红细胞没有致溶血和凝集作用;血管刺激性试验显示该药给药后给药部位可见轻微充血,未见其他明显异常;该药亦未致豚鼠出现过敏反应。结论:胆木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龙归酒的饮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检测。结果龙归酒小鼠经口MTD〉20.0g/kg体重,属无毒级;小鼠骨谴微核试验、小鼠精于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无遗传毒性;30d喂养试验受斌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主要脏器在外观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上均未见异常变化,未显示明显毒性作用。结论龙归酒可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昔阳县乙型肝炎感染标志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西省昔阳县471人检测HBsAg、抗-HBs、抗-HBc三项HBV感染标志,其阳性率分别为10.19%、34.61%和19.11%,HBV总感染率为52.65%,表明昔阳县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sAg、抗-HBs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年龄分布呈一特殊模式: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至30岁年龄组为高峰,后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抗-HBs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略有下降,到50岁年龄组又升至一个高峰。HBsAg阳性率农民显著高于干部,HBV感染率也以农民为最高(59.55%)。食品从业人员由于受历次检查的筛选,HBV感染率最低(37.50%);男女性别HBV感染机会相同。分析三项HBV感染标志的传染源作用和HBV感染情况,为制订乙型肝炎防治重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春  赵毓梅 《中国药房》2009,(25):1990-1991
目的:建立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对14个厂家生产的28批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样品浓度稀释到0.025mg·mL-1以下对所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限值L为5EU·mg-1;按拟定标准,所有28批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鲎试剂法可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7.
刘春  赵毓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08-2310
目的对注射用法莫替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并且提高药品检验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注射用法莫替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本品稀释到0.5mg.mL^-1浓度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按拟定标准。12个厂家生产的25批该品种均符合规定。结论本品按限值L=O.25EU.mg^-1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太和胶囊作为新资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5.0g/kg体重,属无毒级;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未显示明显毒性。结论 太和胶囊属安全性食品。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不同粒度多环芳烃在人体呼吸系统的沉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太原市大气中5种多环芳烃(PAH)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并对呼吸道的沉积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47%~70%的含量富集于<2μm的颗粒物上,5种PAH在呼吸道的总沉积量为12.53μg/d,其中53%沉积于鼻咽区,15%沉积于气管支气管区,32%沉积于肺泡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引起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下降,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随着染毒剂显和毒作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幅皮增大。扫描电镜下肺地巨噬细胞形态也发生变化.表现为细胞的突起、伪足减少甚至于消失。说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对肺泡巨噬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