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及其与心功能和再入院的关系,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市立医院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37例,据NRS 2002评分结果分为NRS≥3分组(n=65例)和NRS3分组(n=7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主要事件为心力衰竭再入院。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47.45%,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NRS≥3分组患者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明显升高,且NRS 2002评分越高心功能越差(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RS 2002评分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预测因子,且≥3分组患者再入院时间明显缩短。ROC曲线显示,NRS2002评分对预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95%CI:0.587~0.805,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4%和76.2%。结论高NRS 2002评分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发生率高、且再入院间隔明显缩短。NRS 2002评分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综合评估和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8岁.早餐后突发心悸、胸闷并晕倒,1 min内出现四肢瘫软、意识丧失,20 min后送至本院急诊科.在来医院途中,救护人员对其进行持续心脏按压.入院查体:患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意识丧失,血压为0;心电监护显示等电位线.立即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继续进行有效心脏按压并置冰帽,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静注肾上腺素、碳酸氢钠、多巴胺、阿托品.  相似文献   
3.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初始症状主要在于反复细菌感染。一位患者因全身乏力3d,右侧腰髋部疼痛1d入院,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脓毒性休克,经及时有效的抗感染、血液净化及对症支持治疗,最终病情得以控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并确诊为T-LGLL。  相似文献   
4.
现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现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多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其导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C-14呼气试验对冠心病组(A组)(101例)和非冠心病组(B组)(53例)进行测定,确诊HP现症感染;分别应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A组(101例)白细胞介素-6(IL-6)及内皮素-1(ET-1),同时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栽脂蛋白A(ApoA)、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入院时空腹血糖(GLU),并记录其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年龄、性别、饮酒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A组C-14呼气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54.46%vs 30.19%,P<0.01);②现症HP感染与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升高有关(P<0.05);与血脂、高血压史、吸烟史、年龄、性别、饮酒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无关。结论 HP现症感染与冠心病有关;HP现症感染与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亚组及入院时空腹血糖有关,推测HP现症感染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亚组)的一种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对 161例年龄小于 40岁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发现 10 1例冠状动脉病变者为冠心病组 ,6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 ,逐步回归分析 ,对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单支病变 5 8例 ( 5 7.4% ) ,双支病变 19例 ( 18.8% ) ,三支病变 2 4例 ( 2 3 .8% )。共侵犯血管167支 ,前降支最易受累共 73例 ( 4 3 .7% ) ,右冠状动脉 49例 ( 2 9.3 % ) ,回旋支 3 5例 ( 2 0 .9% )。两组间危险因素分析 :男性 ,吸烟 ,高血脂 ,糖尿病 ,冠心病家族史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冠心病组危险因素 L ogistic多因素分析 ,男性 ,家族史 ,高血脂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分布类型以右优势为主 ,青年冠心病人累及血管以单支血管为主 ,且前降支最易受累 ,和对照组对比 ,男性、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危险因素 L ogistic多因素分析 ,男性、冠心病家族史、血脂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方法,85%的患者可恢复正常冠脉前向血流,少数心肌濒临坏死或严重缺血者则未完全恢复血流,即无复流.无复流预示心肌再灌注不良和心功能不全,这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1].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进行了心功能指标检测,以探讨急诊PCI后冠脉造影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及其特征。方法:2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其冠状动脉分布及特点,测量其各分支中段内径,并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正常人相比。结果: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呈左优势者占20%,各亚型间无明显判别:5例发现合并冠心病,其中1例行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另1例植入永久性DDD起搏器治疗,1例左前降支中段发现冠脉肌桥;无冠状协脉病变的19例患者左主干,回旋支及右冠脉中段内径较正常者明显粗大(P<005),结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脉供血呈左优势者比较较高,其冠状动脉内径较正常者粗大,疑有合并冠心病者须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因发现高血压,右手无脉症10年于2003年4月10日入院。有2型糖尿病史4年。平素血压200/120mmHg,药物控制疗效差,双上肢重体力活动无差别。查体:左上肢肱动脉压180/110mmHg,右上肢肱动脉压100/70mmHg。双上肢皮温、色泽、握力无异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血管杂音。心电图示Ⅰ、Ⅲ、aVF病理性Q波,左室肥  相似文献   
9.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0例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已被公认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但临床上常因忽视这一表现而将病人误诊为冠心病,甚或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我院1995年1月~1999年3月共收治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6例,其中长期误诊为冠心病10例,误诊率62.5%(10/16),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1~67岁,平均43.8±9.7岁。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认诊断,其中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均未见冠状动脉异常,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正常人相比,冠状动脉内径更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4岁,以反复胸痛3年,加重1月于2003年4月3日入院。心电图示V1~V4呈QS型,诊断为冠心病,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于4月14日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示左前降支(LAD)发出第一对角支(D1)后99%闭塞,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正常,可见RCA和LAD形成侧支循环,血流1级。决定干预LAD。沿7FJL4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