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道:两例患者均为意外事故死亡。生前均是义马矿务局井下采煤工。 病例1,男,45岁,接尘工龄25年。生前近期X线胸片示:仅两肺野清晰度减低,肺纹理增粗、模糊,部份扭曲变形,肺门轻度增大。经洛阳地区尘肺诊断小组诊断为无尘肺征象(0)。病理诊断:按尘肺病检统一操作方法。肉眼观,两肺呈黑灰色,有较多黑色斑点,体积和重量轻疫增加;镜检,两肺有大量尘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肺门淋巴结及两肺均有陈旧及新生的矽结节,直径2mm的矽结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12周后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位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颅内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12月在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通过传感器对颅内压力进行测定,分析床头抬高不同高度后患者颅内灌注压.结果 通过测定发现,患者床头抬高0、10、20、30°和40°时其平均动脉压和颅内脑灌注压具有一定程度改变,其中抬高床头0~40°时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和40°脑内灌注压[(74.8±3.2)mmHg vs(62.6±3.1)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变化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床头抬高30°时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以及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 氟硅酸钠(Na_2SiF_6)是一种化工原料,也可作为杀虫剂,木材防腐剂等,其外观和纯碱(Na_2CO_3)相似,常易误食引起急性中毒。1983年12月15日,我市就发生了一起因误当碱面蒸馒头食后引起中毒,现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纹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50例稳定型心纹痛应用通心络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结果.结果 通心络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率为84%;治疗前每周心纹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ST段压低时间、ST段压低最大幅度分别为(7.9±4.7)次/周、(6.8±3.9)片/周、(288±79)s、(2.2±0.7)mm,治疗后分别为(4.8±3.9)次/周、(3.3±2.4)片/周、(167±65)s、(1.4±0.7)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通心络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更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4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12周后总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