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80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的随访终点的临床资料,分为PDAP组(179例)和对照组(6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实验数据的差异,并分析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结果 179例发生PDAP,发生率为22.13%。PDAP组年龄、透析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血小板计数、血清钙、血清磷、尿素、肌酐及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年龄每增长1岁,发生PDAP的风险增加3%(OR 1.030,95%CI 1.015~1.045);透析龄每增加1个月,发生PDAP的风险增加2.4%(OR 1.024,95%CI 1.013~1.036);血浆白蛋白每增加1 g...  相似文献   
2.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肝细胞因子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部分肝细胞因子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且一些以肝细胞因子作用机制为思路的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具有代表性的肝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患者为34例,行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治疗的患者为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根据术前、术后1月、3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且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优良率94.1%,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组优良率90.3%,两种术式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复查的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将其分为腹膜炎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中性粒...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河南省许昌、驻马店、洛阳和郑州4个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罹患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慢性肾脏病和无慢性肾脏病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 067例糖尿病患者, 男1 238例, 女1 829例, 年龄(60.9±9.7)岁, 其中农村居民占85.8%(2 633/3 067)。共有1 155例受访者罹患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患病率为37.7%(95%CI:35.9%~39.4%)。与无慢性肾脏病组比较, 慢性肾脏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1.4±10.3)比(60.6±9.3)岁], 体质指数较高[(25.8±3.7)比(25.4±3.6)kg/m2], 男性(43.2%比38.7%)、城市居民(19.4%比11.0%)和规律饮酒者(15.8%比12.7%)占比较高, 罹患高血压(57.0%比37.2%)、高尿酸血症(10.7%比7.1%)和血脂异常(46.5%比4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因素,以求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我院新生儿ICU病房共收治42例早产极低体重儿(VLBM),剔除因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及放弃治疗共5例外,余下37例在体重增加至1800~2000g后顺利出院.出院时由专职医护人员对哺养人进行了培训,告知1周定时随访1次,共4次.根据随访情况针对性制定了个体方案,同时了解家庭背景(父母文化、经济条件、母乳+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接受培训次数、父母固定工作).结果 一周定时随访有15例,共随访4次(A组);两周随访12例,共随访2次(B组);四周随访10例,共1次(C组).A组体重增加(950±150)g,两周随访2次B组体重增加(560±140)g,4周1次C组体重增加(360±140)g.A组与B组和C组比较体重增加(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背景好坏与体重增加成正比.结论 定时随访和家庭背景是早产极低体重儿(VLBW)出院后体重增加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开发研制一种放射性粒籽源弹夹自动装填设备。方法 根据放射性粒籽源的结构特点,采用振动送料技术实现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装填,利用光电检测原理实现对装填的放射性粒籽源精准计数,使用盖革米勒计数器对放射性粒籽源进行辐射值检测。结果 放射性粒籽源的装填效率是目前人工装填的15倍,保护了放射性粒籽源,同时也减少了辐射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结论 实现了放射性粒籽源弹夹的自动化装填,保障医疗安全,实现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椎体内裂隙征:Maldague于1978年最先描述了这种现象,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X射线片上,塌陷椎体的终板附近可见到线形或半月形的低密度影,这种现象被认为与椎体缺血坏死以及受累椎体的椎体不稳定性有关;椎体内裂隙征会导致患者腰背痛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严重者还会伴有神经损害。 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神经损害症状,而是在椎体塌陷进展过程中隐蔽和缓慢出现感觉和/或运动受累,并且在坐位和/或站立位出现下肢顽固性疼痛,卧位时改善(姿势性腿痛),多名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椎体塌陷引起的进展性脊柱后凸;②继发于后移的骨块引起的神经受压;③受累椎体内骨折部位的不稳定。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征临床症状的细节尚不清楚。 目的:分析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168例单节段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估,同时记录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采用X射线测量局部后凸角、椎体不稳定,通过CT判定椎体后壁骨折,分析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①在该组患者中,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7.7±1.6)分和(62.9±19.2)%,存在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有37例(22.0%),椎体局部后凸角与椎体不稳定分别为(16.8±7.7)°和(7.9±4.4)°,椎体后壁骨折的发生率为89.8%。②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与椎体不稳定有显著相关性(r=0.33,P < 0.001;r=0.53,P < 0.001),但均与椎体局部后凸角呈弱相关性(r=-0.16,P=0.03;r=-0.16,P=0.03)。③存在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椎体不稳定程度明显高于无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P < 0.001),而两者的局部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8)。所有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均存在椎体后壁骨折,但存在椎体后壁骨折的患者大约有2/3表现出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④结果表明椎体不稳定是导致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的因素之一,椎体不稳定可能是导致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治疗合并椎体内裂隙征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和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控制合并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椎体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ORCID: 0000-0002-4196-424X(孙亦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synaptopodin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肾病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5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检测患者尿synaptopodin水平,分析尿synaptopodin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节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弥漫硬化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尿synaptopodin/β-Actin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尿synaptopodin/β-Actin与患者24 h尿蛋白量(r=0.408,P=0.014)、尿点式白蛋白(r=0.0.341,P=0.043)、血清肌酐(r=0.386,P=0.021)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synaptopod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相关,可成为糖尿病肾病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