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RBL-2H3细胞模型的Ⅰ型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Ⅰ型速发型过敏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长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类过敏反应自20世纪80年代在造影剂和麻醉剂的使用中发现以来,其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尤其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确切机理还尚未得到阐明。RBL-2H3细胞是一类表面含有丰富的IgE受体鼠嗜碱性淋巴细胞,在研究过敏反应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以RBL-2H3细胞构建这两类过敏反应的体外细胞模型及如何检测其效应分子进行简单阐述,同时介绍这两类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芳香新塔花总黄酮(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flavonoids,ZCF)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I/R组,ZCF低剂量组(12.5mg·L-1),ZCF中剂量组(25mg·L-1),ZCF高剂量组(50mg·L-1),采用Langendorff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脏I/R模型。观察I/R期间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压(LVEDP)、冠脉流量(CF)和心率(HR)。测定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ZCF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I/R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LDH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01,P<0.01或P<0.05)。结论ZCF对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蝉花水提物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诱导HK-2细胞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贝那普利组,金蝉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1,0.5 mg·L-1),培养24 h后,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Western blot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高糖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糖组比,贝那普利组和金蝉花水提物高剂量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金蝉花水提物可能通过降低TGF-β1、α-SMA和FN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甚至逆转肾小球的硬化与肾间质细胞纤维化,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绿原酸在主动全身过敏(ACA)以及被动皮肤过敏(PCA)试验中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以0.5%、2.0%的绿原酸溶液为供试液,隔日1次,连续3次给豚鼠腹腔注射致敏,于首次注射后14天和21天,静脉注射攻击,观察过敏症状并进行评级;另以0.5%、1.0%和2.0%的绿原酸溶液为供试液,隔日1次,连续5次给豚鼠腹腔注射致敏,末次注射后第10天分离血清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1:8、1:32三种稀释度,给正常豚鼠背部皮内注射,24小时后静脉注射掺入伊文思蓝的绿原酸供试液,30分钟后测量注射部位皮肤内层蓝斑直径。结果:2.0%绿原酸供试液组豚鼠静脉攻击后出现轻微颤抖、呼吸急促、竖毛等现象,个别有抓鼻和咳嗽,与未致敏豚鼠(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绿原酸后的表现相似,而0.5%绿原酸组出现症状及程度均明显较轻,表明该现象可能是绿原酸静脉给药直接药理作用所致,非绿原酸所致的过敏反应;此外,0.5%、1.0%和2.0%的绿原酸溶液致敏豚鼠后的抗血清均不使正常豚鼠产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绿原酸ASA以及PCA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药用注射辅料聚山梨酯80诱发类过敏反应的细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聚山梨酯80诱导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BL-2 H3细胞脱颗粒现象,探讨其诱发类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聚山梨酯80与RBL-2 H3细胞共同孵育60 min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应的形态学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与Annexin V结合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上清液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百分率,并通过阿利新蓝染色试验进行定性观察。结果:不同浓度聚山梨酯80可诱导细胞发生典型的脱颗粒反应形态学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脱颗粒率及组胺释放率显著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聚山梨酯80单次、首次给药即可诱导RBL-2 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诱发类过敏反应,这可能是其临床首次用药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非免疫性刺激物C48/80诱导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BL-2H3细胞脱颗粒反应正交试验,优化非免疫性过敏反应细胞模型建立条件.方法:在不同的孵育时间下,C48/80与不同浓度的RBL-2H3细胞共孵育,通过测定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确定建立非免疫型过敏反应细胞模型的最优实验条件,并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下的RBL-2H3细胞均可受C48/80诱导发生典型的脱颗粒反应,但不同条件下的脱颗粒程度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都有显著差异.结论:当RBL-2H3细胞浓度为2×105 mL、孵育时间60 min时,细胞的感受性较好,其脱颗粒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侵袭性肺炎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及伊曲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的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者546例为研究对象,对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伊曲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54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1株占52.54%、革兰阳性菌179株占29.30%、真菌111株占18.17%;546例患者中,真菌感染111例,占20.33%。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操作、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免疫制剂、有侵入操作史和基础疾病是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治疗后患者的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气量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分别为(1.97±0.03)L、(2.98±0.06)L、(65.38±7.34)%和(64.38±5.88)%,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真菌感染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在内的多元代谢紊乱状态.隐球菌病早期临床症状与肺炎相似,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病情[1].本文报道1例代谢综合征伴隐球菌感染病例,总结如下. 患者,女,67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乏力纳差13d,发热8d.于2015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体温最高38.0℃,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显示:左下肺叶见多发团片状高密度影,少量积液,提示感染性病变,拟“肺部感染”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史10余年,近2年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及格列吡嗪片,血压一般控制在135/95 mmHg,空腹血糖8.0 mmol/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诱导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探讨其诱发类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清开灵注射液孵育RBL-2H3细胞30 min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应形态学变化,阿利新蓝染色试验、Annexin V结合试验、β-氨基己糖苷酶测定试验检测细胞脱颗粒率,ELISA检测细胞组胺释放率。结果:不同浓度清开灵注射液可诱导细胞发生典型的脱颗粒反应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脱颗粒率及组胺释放率显著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单次给药即可诱导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诱发类过敏反应,这可能是其临床首次用药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急性喉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喉气管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热毒宁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并统计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00%,与对照组的76. 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声音嘶鸣、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 0. 05或P 0. 01)。治疗后2组血清Ig A、Ig 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Ig E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CysLTs、EC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显著缓解急性喉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同时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状态的调控效果较西医常规治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