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aFeEDTA预防大鼠铅中毒的研究及其对锌、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NaFeEDTA)在预防大鼠铅中毒及减低铅毒性中的作用 ,同时研究其对锌、铜二元素的影响 ,采用随机分组的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将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高、中、低NaFeEDTA组 ,共 6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对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持续性染铅 ,而且除模型对照组外的 4个染铅组分别同时给予二巯基丁二酸 (DMSA)、高、中、低浓度的NaFeEDTA溶液。 5周后实验结束 ,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三个NaFeEDTA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同时其血铅、脑铅、肝脏铅、肾脏铅及胫骨铅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而且它们的肝脏铅、肾脏铅和胫骨铅含量与每日每只大鼠铁补充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432、- 0 61 34和 - 0 3878;除中、高浓度NaFeEDTA组的脑锌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以及低浓度NaFeEDTA组的肾脏铜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外 ,其余各NaFeEDTA组的脏器锌、铜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NaFeEDTA可有效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 ,能够预防大鼠铅中毒 ,减低铅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同时对体内锌、铜含量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 2 0 0 0年总膳食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发现南方二区和北方一区水产类样品六六六高残留。由两个地区分省的聚类样品溯源分析 ,结果发现湖北省鳊鱼六六六含量为 4 0 0 6 0 μg kg ,为南方二区水产类六六六含量的 88 8% ,黑龙江省鲤鱼六六六含量为 6 30 96 μg kg,为北方一区水产类六六六含量的90 3% ,这是造成两个地区水产类六六六高残留的主要原因。由六六六异构体构成比例及GC MS的确证分析提示 ,两个地区的水产类样品受到林丹的污染。本研究表明我国某些地区存在违规使用林丹的现象。为保证我国居民膳食安全性 ,加强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监测仍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铅和镉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的汞。用此方法测定了美国NBS15 70标准参考物质菠菜粉 ,以及 2 3种 2 6 4份植物药材。铅、镉、汞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8%、97 5 %、99 2 % ;检出限 (LOD)分别为 0 0 0 6mg kg、0 2 0 8μg kg、0 0 2 6 μg kg;定量限 (LOQ)分别为 0 0 19mg kg、0 6 94μg kg、0 0 87μg kg。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食物样品中铅、镉和汞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植物药材中砷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筱薇  高俊全  赵京玲 《卫生研究》2001,30(5):308-309,31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砷的含量 ,方法检出限为 0 0 2 0mg kg ,8种植物药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81 5 %~ 12 5 %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6 2 %~ 18 4% ;同时测定标准参考物质GBW0 85 0 1桃叶的含量相当于其保证值的 82 4%~ 114 7% ,RSD为 12 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日常样品中砷的检测工作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和经济的方法。为我国制定监测砷的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食物样品中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李筱薇  高俊全  赵京玲  陈建民 《卫生研究》2006,35(4):459-463,467
目的了解中国华北地区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基线水平,制定适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参考限量标准。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植物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方法,完成了华北地区23种254份植物性中药材中铅、镉、汞和砷的测定。结果各类植物药材中铅、镉、汞和砷的含量分别为(1·78±1·98)、(0·17±0·24)、(0·04±0·06)和(0·72±0·69)mg/kg。在制定植物性中药材中重金属铅、镉、汞和砷的限量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经口摄入的各种食物、饮料及水等可食的物质中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入量。目前,中国人每人每日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经口摄入总量(膳食和中药材相加)分别为铅102·9μg;镉21·4μg;汞5·7μg;无机砷81·0μg。分别占各自的每天允许摄入量值为铅45·7%;镉34·0%;汞5·7%;砷60·5%。建议植物性中药材铅、镉、汞和砷限量标准为铅5·0mg/kg;镉0·3mg/kg;汞0·2mg/kg;砷2·0mg/kg。结论中药材铅、镉、汞和砷基线水平的调查是成功的,在此摄入水平,这些有害元素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铁强化剂降低血铅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铁拮抗铅毒性的作用并比较几种铁强化剂的驱铅效果。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硫酸亚铁组(FeSO4)、乳酸亚铁组(C6H10FeO6)和高、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共7组,对除空白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进行染铅。4周后,在继续染铅的同时,除前两组外,其余5组分别给予二巯基丁二酸(DMSA)、FeSO4、C6H10FeO6和高、低浓度的NaFeEDTA溶液。8周后实验结束,进行血铅的测定。结果:高、低浓度NaFeEDTA组的血铅水平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而且高浓度NaFeEDTA组的相对血铅下降量显大于硫酸亚铁组和乳酸亚铁组。结论:铁具有拮抗铅毒性的作用,而且NaFeEDTA对于降低大鼠血铅的作用优于硫酸亚铁和乳酸亚铁。  相似文献   
7.
改良的HPLC法测定大鼠和家兔全血中的环孢菌素A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改善基线,提高分离度和精密度,对文献报道测定环孢菌素的HPLC法在血样处理、色谱柱和流动相等方面作了改进。酸碱萃取以水平振荡代替涡旋混合,使样品的酸萃取和碱洗涤完全;洗涤重组样用的正己烷改用色谱纯,洗涤分两次进行,以彻底消除干扰;将150mm×4.6mm(10μm)柱改为250mm×4.6mm(5μm)柱,并将流动相中乙腈-甲醇-注射用水的比例由6∶1∶3改为7∶3∶3,以提高柱效而又不延长测定时间;严格控制柱温和流动相纯度使基线平稳。改进后,环孢菌素A和D的基线完全分离,回收率变异由9.0%减小到6.3%以下。并用该法测定了大鼠和家兔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自制的环孢素A(cyclosporin A,CyA)纳米粒胶体注射剂(不含毒性物质cremophor EL) 和CyA商品注射剂Sandim mun Sandoz○R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取9 只家兔进行三交叉实验,分别静脉注射CyA 纳米球胶体、纳米囊胶体和San ,用HPLC法测定全血药物浓度,用3P97 和EXCEL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3 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均以2 室模型和权重1/C2 拟合求药动参数。与CyA商品注射液San 相比,纳米球胶体使CyA的V(c)增大33.17 % (P<0 .01),k21 减小36 .63 %( P< 0 .1) ;纳米囊胶体使V(c) 增大22.13% ( P< 0.1) ,k21 减小30.69 %( P<0 .1) 。结论:与San 相比,胶体制剂可使分布容积增大,k21 减小,纳米球胶体更为明显。其它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胶体的制备和大鼠的口服吸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多肽类药物)纳米粒胶体的口服吸收效果?方法:以溶媒 非溶媒法制备聚乳酸纳米球胶体和纳米囊胶体,进行了形态、大小和动态载药的考察;并以Sandimmun Neoral? 为参比制剂,大鼠灌胃给药,用HPLC测定全血药物浓度,考察二者口服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胶体中的纳米球或纳米囊均匀圆整,粒径分别为(58.8±11.3)nm和(81.7±36.7)nm,药物包载率大于97%,纳米粒上含药量大于19%?与Neoral相比,纳米球胶体和纳米囊胶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2.39%和100.35%;二者峰浓度较小(P<0.05),分布和消除较慢(P<0.05)?结论:环孢菌素纳米粒胶体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且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消除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AOAC 2 0 0 0 0 1方法作为国家标准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以 3 氯 1,2 丙二醇 (3 MCPD)的稳定性同位素d5 3 MCPD为内标 ,采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测定食品中 3 氯 1,2 丙二醇 ,并进行酱油、面粉和香肠中添加 3 MCPD的回收试验。结果 本方法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达到了AOAC 2 0 0 0 0 1检测方法的要求 ,检测食品中 3 MCPD的测定限为 0 0 0 5mg kg。结论 AOAC 2 0 0 0 0 1方法被采纳作为GB T5 0 0 9 191 2 0 0 3的国家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