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及早有效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患者年龄、合并误吸、使用呼吸机、血糖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合并误吸、使用呼吸机、血糖、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手卫生、超敏C反应蛋白、意识障碍或呼吸机支持后镇静剂的使用、住ICU时间等因素与继发肺部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合并误吸、使用呼吸机、手卫生,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程度对继发肺部感染有显著影响.结论 合并误吸、使用呼吸机、手卫生,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程度是导致重症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集束化治疗在重症医学科实施情况及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8例,根据患者是否完全实施集束化治疗分为两组。将完全实施6 h集束化治疗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完全实施集束化治疗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死率和住院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APACHEⅡ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可以较好地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应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4.
赖军华  刘欢  莫松 《重庆医学》2013,42(1):67-69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对行早期液体复苏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价。方法选择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前的被动抬腿(PLR)试验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PLR试验阳性,n=20)及无反应组(PLR试验阴性,n=28)。监测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结束后即刻、复苏结束后2h、复苏结束后6h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复苏前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结束后即刻、2h、6h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均有增加(P<0.01);而各时间点PaO2/FiO2与复苏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苏前相比,有反应组患者的CVP仅在复苏结束后6h有增加(P<0.01),无反应组患者的CVP于复苏结束后2h、6h均有增加(P<0.01)。与复苏前比较,两组患者复苏结束后即刻、2h、6h的EVLWI均有增加(P<0.05),无反应组患者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PLR试验可有效评估行早期液体复苏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丙泊酚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ICU行机械通气治疗需镇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丙泊酚组(P组)及咪唑安定联合丙泊酚组(MP组),各20例。3组均静脉给予负荷量相应药物后以微量泵静脉泵注维持达到理想镇静深度,脱机前停用。观察3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药至苏醒、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比较3组遗忘率、镇静费用、ICU住院时间。结果 P组5例用药2min后平均动脉压下降>20%,立即停止用药,待平均动脉压上升后再继续用药,M组和MP组应用镇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P组遗忘率与M组及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药至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均高于P组及MP组(P<0.05);P组镇静费用高于M组及MP组(P<0.05);3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合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静费用低,镇静遗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延长输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重症监护病区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重症监护病区使用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Z)的患者应用延长输注时间的给药方案,记录新方案实施的情况。以其为观察组(EI组),传统输注法为对照组(T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在10个月的临床实践中,77例患者使用微泵延长抗菌药物输注时间,占总用药例数的64.2%。EI组美罗培南治疗有效率为75%,比阿培南为71.88%,均显著高于TI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三种药物EI组单位效果的成本低于TI组。结论:延长输注碳青霉烯类药及PTZ具有显著疗效及经济学优势,值得在重症患者中推广应用,但是需要医药护团队密切配合,尤其需要药师的严密监护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ICU患者痰检病原学分布和抗菌药物治疗后痰菌的动态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49例重症下呼吸道或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抗感染治疗后痰细菌培养结果动态变化.结果 49例患者入ICU时痰菌培养阳性率为59.2%,治疗后1、2周痰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7%、90.2%,治疗后3、4周痰菌培养阳性率均为100.0%;早期痰培养以假丝酵母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常见病原菌,后期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非发酵菌占绝对优势;抗感染治疗后假丝酵母菌属、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属清除率高,对非发酵菌清除率低.结论 随着患者住ICU时间的延长,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感染率明显增加,以非发酵菌为主;多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肾功能不全是ICU重症患者独立的致死危险因素,应进一步认识ICU重症患者气道痰菌培养的意义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积极预防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8.
氨溴索治疗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军华  吴莹  李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24-2325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心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切开,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氨溴索注射液60 mg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在化痰排痰、抗炎抑菌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脓毒血症病原体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检测时间,为多重PCR在脓毒血症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重PCR和血培养检测医院40例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的病原体,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检测速度、检测菌种的差异,并以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测阳性结果以率的形式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中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血症组多重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5.0%,血培养为8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培养检测出18例脓血症患者中共有11例PCR检测为阳性,占61.1%;多重PCR特异性为80.7%,灵敏度为95.7%;脓毒血症组多重PCR的平均检测时间为(6±0.56)h,血培养法为(30.78±1.4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2份阳性血培养中共分离出4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鲍氏不动杆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多重PCR均能检测上述病原菌的DNA。结论在脓毒血症病原学的检测中,多重PCR较血培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时间也较血培养明显缩短,有利于脓毒血症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赖军华  莫松  莫小源 《西部医学》2012,24(8):1556-155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对ICU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6例,治疗组(CP组)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用药前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痰培养结果及ICU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使用磷酸肌酸后,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率,用药当天就有升高,逐渐随用药时间延长较用药前明显升高,第7天达高峰,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U住院平均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考虑应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改善预后和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