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是急症、重症,如何有效止血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我科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用胃镜下喷洒大黄粉的方法治疗胃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满意。1研究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2.
酸氧化电位水对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评价酸氧化电位地临床分离不同种、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各15株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1999年《消毒技术规范》中“消毒剂微生物学实验室鉴定实验技术”操作方法。结果 酸氧化电位水原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杀菌效果相同,30s达99.9%;对1、2、3、4型铜绿假单胞菌(PA)30s、对6型PA60s,杀菌效果达99.9%;对白色念珠菌120s、对热带带念珠菌240s杀灭率均达到99.9%。结论 酸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对临床细菌及真菌杀菌效果理想的消毒剂,随细菌和真菌种类、型别的不同,其杀菌时间有所不同,但有机物存在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浓度,分析肝病患者病灶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经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探讨联合运用AFP-L3、GP73浓度检测与CT扫描两种技术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AFP-L3、GP73浓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o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确定AFP-L3、GP73浓度诊断HCC的cut-off值。分析141例肝病患者总共164个病灶的CT扫描后经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而诊断HCC,探讨采用AFP-L3、GP73浓度测定与CT增强扫描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HCC的检出与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HCC组AFP-L3浓度(113.58±63.62)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3.19±34.54)ng/ml,P<0.001],绘制AFP-L3浓度诊断HCC的ROC曲线,AFP-L3浓度38.47ng/ml为诊断HCC的cut-off值,诊断敏感性为81.08%,特异性为88.06%,诊断正确率为87.23%;HCC组GP73浓度(126.55±49.56)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56.97±26.48)ng/ml,P<0.001],绘制GP73浓度诊断HCC的ROC曲线,GP73浓度69.44ng/ml为诊断HCC的cut-off值,诊断敏感性为75.68%,特异性为91.04%,诊断正确率为88.65%。CT扫描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2.43%,特异度为91.04%,诊断正确率为90.07%。联合AFP-L3、GP73浓度检测与CT扫描诊断HCC的灵敏度为85.14%,特异度为92.53%,诊断正确率为92.19%。结论:联合运用血清AFP-L3、GP73浓度检测及CT扫描两种技术对HCC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正确率较运用单一技术均有所提高,联合运用两种技术对HCC的准确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男,40岁。于1999年9月2日因恶心、呕吐、厌食,全身无力来院就诊,查体:T37.8℃,P100次/min,R30次/min,BP90/60mmHg(12.0/7.6kPa),心、肺未见异常,肝大,有叩击痛,巩膜微黄,脾未触及,浅表淋巴结正常。尿液检查: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一);肝功能检查:胆红素(BIL)  相似文献   
5.
食管感染中以真菌感染最常见。内窥镜检查是念珠菌食管炎最佳的诊断方法Ⅲ。常规治疗上常口服抗真菌药来缓解症状,病情迁延不愈。我院2007—02—2010-02应用消化内镜外套气囊法注射抗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食管溃疡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例1:患,女,48岁,商场售货员,已婚,16岁月经初潮,17岁开始规律,每月均提前2d。1999年9月15日,来院检查,主诉月经过期10d,易疲倦,烦躁,头晕,多汗,面颊易潮红,发热,乳房胀痛,腰痛,检测尿妊娠反应试验,为弱阳性,血HCG380IU/L,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胎芽,初步怀  相似文献   
7.
酸化电位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研究酸化电位水对灭茵效果的影响的因素。②方法采用1999年“消毒技术规范”中“消毒剂微生物学实验室鉴定实验技术”操作方法。③结果在20℃条件下,强酸化电位水对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的平均杀灭率达99.9%,时间分别为120s、30s、240s。不同物质影响杀菌效果不同,含量越高,影响越大。放置时间和暴露条件不同,杀菌活性不同。④结论酸化电位水是一种杀茵效果好、用时短、无污染、成本低的新技术,但要注意有机物和放置条件对其效果的影响,严格保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解临海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ICU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细菌来源: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ICU病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菌株后,共122株。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深静脉导管、血液、泌尿道等。1.2细菌分离和鉴定: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采用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BLCRYSTAL(美国BD公司)及其配套阴性杆菌复合板对细菌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高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以下简称高伴糖)患病及诊治状况,为更全面和有效地防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高校社区6 099名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和生化检查,筛查高伴糖患者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1%,糖尿病患病率为34.0%,高伴糖患病率为10.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6%,女性患病率为7.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00,P=0.000)。41.8%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糖尿病,29.7%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随着年龄增加,高伴糖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9,P=0.000);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50岁年龄组、60岁年龄组男女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2,P=0.001;χ~2=21.202,P=0.000;χ~2=15.213,P=0.000);超质量或肥胖者及中心性肥胖者高伴糖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15.2%和22.2%;高伴糖患者病情知晓率为51.0%,其中有68.2%的患者已接受降压、降糖治疗,控制达标率为52.3%。女性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达标率(52.3%,69.3%,57.1%)均高于男性(50.4%,67.6%,50.0%)。结论高伴糖患病率和控制达标率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中老年、超质量、肥胖等高伴糖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教育,基层医生应重视对高伴糖的诊断和规范干预,对防治高伴糖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同时由于住院时间较长和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较多,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普通病房的3~5倍,甚至更高[1,2]。ICU患者医院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加重病情,影响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2]。为了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对我院近年来ICU收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