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组男8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至65岁。烧伤面积30%~50%40例,10%~29%55例,<10%10例。浅Ⅱ度烧伤81例,深Ⅱ度,局部Ⅲ度烧伤24例。 治疗方法:用徐荣祥监制的湿润烧伤膏,涂在创面上约1mm厚,充分暴露,3~5小时涂药1次,保持创面湿润。如创面出现白色软膜,属正常现象,可用压舌板等将其试掉再涂药,涂药以创面清洁无积留物不干燥结痂为准。面积较大者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选用有效抗生素。合并Ⅲ度烧伤者坏死皮肤脱落后行植皮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 TUNEL方法检测 6 5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 ,并比较二者检测结果在术前行与未行 TACE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显示 ,术前行 TACE组 (n=18例 )的 PCNA标记指数 (35 .83± 12 .2 3%)显著低于未行 TACE组 (n=47例 ,5 9.92± 2 3.5 7%) ,P<0 .0 5 ;前者的凋亡指数 (17.6 2± 6 .87%)显著高于后者 (9.76± 3.6 4%) ,P<0 .0 5。提示 TACE不仅能抑制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 ,而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我院1997年10月~2006年12月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56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良休尔德斯法腹股沟疝修补术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休尔德斯(Shouldice)法的术式在低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标准休尔德斯法术式的基础上,对术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不切除提睾肌,减少休尔德斯法的缝合层次,由四层缝合改为三层缝合,即腹横筋膜叠瓦状缝合,腹内斜肌、腹横肌肌腱膜与腹股沟韧带近腹外斜肌腱膜移行处一层连续缝合,以加强腹横筋膜。结果:该组98例病人术后疼痛轻,患侧髋关节伸屈不受限,82例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无阴囊、鼻丸水肿,无精索及神经损伤,可早期恢复体力劳动。随访6个月至26个月无复发。结论:改良休尔德斯法腹股沟疝修补术简化了标准休尔德斯法术式的手术步骤,避免了由切除提睾肌引起的阴囊、睾丸水肿,精索及神经损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术后效果好,复发率低。且该术式易于掌握,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例均采用盲肠置管造瘘、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术 ,无吻合口漏 ,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人 ,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细致地手术操作 ,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盲肠置管造瘘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 。方法:对6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62例胆管损伤病例中有45例分别在外院和我院进行了早期手术,其中41例出现了吻合口或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再次手术 。结论:胆瘘、吻合口狭窄和胆管内支撑管拔除过早,是本组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点。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9例胰体尾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均行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本组手术时间120—200min;出血量150—400ml,术后住院时间3—9d;术后无胰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手术效果满意,原有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避免无辜性脾切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积液对闭合性腹外伤患者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腹腔穿刺、腹部X线透视、B超及CT检查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中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28例,分析腹腔积液在空腔脏器损伤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术前检查发现腹腔积液101例(78.9%),B超发现腹腔积液81例(63.3%)。腹腔游离气体27.3%。B超对腹腔积液有较高的确诊率。结论:腹腔积液是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和胃镜病理确诊的不同病变类型的胃组织标本126例,其中正常组织10例,慢性胃炎26例,胃良性溃疡22例,胃平滑肌瘤5例,胃增生性息肉3例,胃癌50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8例.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54例,其中低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hTERT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对各指标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TERT在正常和良性病变胃组织中无或很少表达,在恶性病变中呈强阳性表达(P<0.05),且在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随黏膜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增高.在胃癌组织中,hTER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Bormann分型、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hTERT的表达与胃恶性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表达程度可代表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可能成为胃恶性病变基因或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