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算法(IPSA)在以插植针为施源器的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接受根治性外照射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腔管联合1~4根插植针的患者各15例。在每例患者的同一套CT图像上,分别用正向的图形优化(GRO)方式和IPSA完成两种放疗计划,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PSA计划的D90V100均高于GRO计划(t=-4.742、-4.823,P<0.05),但靶区一致性指数(CI)和靶区适形指数(COIN)略低于GRO计划(t=9.642、8.783,P<0.05)。两组计划的靶区高量(V150V200V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的膀胱、直肠D2 cm3相近(P>0.05)。宫腔管联合1根插植针时,IPSA较GRO的平均D90只提高了4 cGy (P>0.05);但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加,IPSA相比于GRO,D90提高的幅度也逐渐增加;当增加到4根插植针时,IPSA较GRO的平均D90增加了14 cGy (t=-3.180,P<0.05)。与GRO相比,IPSA的V100提高的幅度同样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 在以宫腔管联合插植针为施源器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中,相比于GRO计划,IPSA计划在未增加靶区高量和危及器官剂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靶区的覆盖度(D90V100),且随着插植针管数的增多,IPSA较GRO在提高靶区覆盖度方面的优势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CT以及MRI等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宫颈癌近距离治疗已从传统的二维影像引导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三维影像引导技术,且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多,包括腔内近距离治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以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等。本文对宫颈癌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的几种常见技术进行综述,同时讨论内外融合照射方式的剂量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腔内后装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调强放疗技术(ICBT+IMRT与三维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IC/IS-BT)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腔内后装补量方式分为ICBT+IMRT组52例和IC/IS-BT组53例,比较两组肿瘤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CBT+IMRT组和IC/IS-BT组的靶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BT+IMRT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100优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BT+IMRT组的膀胱D1cc剂量略低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膀胱D2cc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