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强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听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某集装箱厂环境噪声强度和作业工人的听力状况。方法对该厂噪声环境进行监测。用纯音听力计检查接触组100名工人和对照组103名工人的听力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07年所有环境噪声监测点均超标。接触组工人的双耳听力损伤基本一致,从听阈提高耳数的检出率、听阈的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6000Hz)(P〈0.01),左右耳在4kHz的听阈平均值最高[左耳(31.80±1.12)dB,右耳(32.05±1.17)dB]。结论该集装箱厂生产过程的噪声对工人听力有影响,作业工人双耳在4kHz范围的听力损伤最大。厂方应加强改善噪声环境和对工人耳部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江门市医疗照射频率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医疗照射频率水平,为全国医疗照射率水平调查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医疗照射调查表对1996、1998两年的医疗照频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98年全市总的医疗照射频率为329.46人次/千人,较1996年的340.08人次/千人略有下降;1998年全市医用X射线的照射频率为328.08人次/千人,在不同类型中胸透和其它摄片两项占87.74%;在不同季节中春节占19.88%,夏季占29.22%,秋季占25.00%,冬季占25.90%;X射线受检者中男性占53.18,女性占46.82%,其中<15岁的10.98%,16-40岁的占41.25%,>40岁的占47.77%。结论:医用X射线的照射频率是全市医疗照射频率的最主要贡献者,X线线频率中以胸透和摄片为最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医疗照射调查表对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逐年递增;200mAX射线机占33.2%,≤50mA占22.8%,两者共占56.0%,进口X射线机的合格率为93.1%,国产机为69.7%,高mAX射线机的合格率高于低mA机;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高学历人员的合格率高于低学历的人员,镇医院工作人员的合格率低于县、市级医院。结论我市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镇医院工作人员掌握卫生防护知识的程度差于县、市级医院。应健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岗前受检者的基础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我单位最近三年同一时段(3月1日~15日)的上岗前内外科常规检查及心电图、胸部X线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组都检出手部畸形、心律失常、生理性杂音的体征,各组的检出率不尽相同,受检人员的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的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上岗者的变动,检查结果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差异性,但通过体检能及时发现常见病和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对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保证用人单位用工制度的正常运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环卫工人职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健康状况,以找出有害因素种类、程度,预防高危因素。 方法 以2011年在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体检的市环卫站一线清扫工人为接触组,以市直多家企业的行政、后勤人员为对照组,调查环卫工人作业环境的有害因素,统计分析两组员工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肝胆B超等项目检查资料。 结果 江门市空气污染物检测值低于浓度限值,空气质量良好,但环卫工人长期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物和垃圾粉尘环境中。接触组员工的翼状胬肉、血压偏高、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19.94、7.32,P<0.01),结膜结石、双下鼻甲水肿、咽滤泡、运动系统畸形、皮肤异常、肺部炎症和陈旧性肺结核、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4.96、4.80、5.09、4.66、5.09、5.25,P<0.05或0.01)。 结论 室外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环卫工人有相对特异的发病谱和发病率,只有将危害因素控制在较低水平内,才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甘蔗化工厂近年噪声环境情况和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曲线的分布.方法对该厂多处噪声点监测.选择进行纯音气导听力检查的江门市某甘蔗化工厂230名噪声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其他单位的144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听力曲线的分布.结果某甘蔗化工厂各分厂的等效连续A声级都超过国家职业暴露阈限值90dB(A),接触组的双耳楔状、双耳乙状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高的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对听力有一定损伤作用,影响听力曲线的分布,建议该厂增加隔音设备,让接触噪声人员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和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门市职业人群2011-2013年来健康体检口腔面部基本检查结果,观察不同职业接触组的口腔面部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望诊、触诊、扪诊、叩诊等常规口腔检查方法,记录常见疾病及异常表现,不同岗位作业人员的观察组织有所侧重,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口腔面部病变有多种表现,检查人群中以面颈部皮肤病变、牙齿组织病变(龋齿、牙根尖炎、牙本质过敏、氟牙症)、牙周组织病变(牙龈充血、牙周炎)、舌根部小滤泡、口腔黏膜溃疡等常见,其中龋齿、舌根部小滤泡、牙周炎最多,三年间检出率分别为16.31‰~17.57‰、15.84‰~28.20‰、9.19‰~20.02‰。不同岗位作业人员面部口腔重点观察部位病变检出率高于总体人群,接触汞、锡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牙龈充血检出率56.00‰~65.09‰,接触粉尘或甲醛作业者舌根部小滤泡检出率26.82‰~48.99‰,颊黏膜红肿或增生见于接触镉、锰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检出率为35.18‰~47.39‰,牙龈铅线仅见于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且尿铅含量明显增高者。 结论 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组有不同的口腔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以及集中发作的特点。应采取适当的健康监护措施,让从业人员的口腔常见疾病和异常表现维持在较低水平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门市粉末冶金厂生产过程中金属和有机物(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二苯醚)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状况。方法监测工厂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采用常规医学检查方法对在岗接触上述生产性毒物的1036名一线临时工、965名二线职工和不接触该类物质的1012名工人进行体格检查。结果在监测中有个别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冶金厂临时工组的工人中双侧下鼻甲水肿、双侧下鼻甲桑椹样变、咽喉异常的检出率在三组中是最高的(P〈0.01),临时工组和职工组人员的眼部异常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P〈0.01),职工组的心电图异常、HBsAg阳性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冶金厂生产性毒物对作业工人健康存在慢性损害作用,建议该厂改善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轻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目前下厂体检的工作方式及成效和存在问题。方法调查近5年来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下厂体检的工作量和在用人单位连续检查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采取的组织管理方式、医学检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和跟进措施,取得的实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在这5年期间检查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上的用人单位有163个,占74.43%,用人单位开展配套检查的人数逐年增多;体检项目主要有临床常规检查和一些辅助检查,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损害的特点,规范各项常规检查方法和内容。检查过程中,由双方单位组织协作,建立应对机制,做好各项工作,及时处理职业性病损受罹者和职业禁忌证者。结论多数用人单位能按要求坚持连续定期体检,较好完成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下厂体检作为开展健全的职业卫生服务工作方式之一,为职业人群健康的医学监测和生物学检测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