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润目地黄汤治疗干眼症35例70只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泪膜的病理性改变,使角膜和结膜得不到正常的湿润而发生眼表上皮干涩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除局部有刺激症状外,还可引起视物模糊或视力波动等,严重者可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我国目前干眼症有很高的发病率,然而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采用润目地黄汤治疗35例70只眼干眼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5例70只跟作对照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谭乐娟 《中医药导报》2005,11(12):41-41,49
采用牵正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治愈率前者为93.33%,后者为73.33%。表明中药加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青光眼的中医文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历代医家对原发性青光眼有关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临床经验,总结原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再根据原发性青先眼文献登记表,逐项进行记录,最后对证候类型、中医治法、方药、采用药物、护理方法等进行频数和排序分析;原发性青光眼病变与治法的关系.采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青先眼主要由风、火、痰、郁、虚及肝之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常,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而致.其证型以肝火上炎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阴虚火旺证、肝经风热证最为常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经风热证、肝火上炎证居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郁气滞证、阴虚阳亢证、肝经风热证居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肝肾阴虚证、肝经风熟证居多.治疗原发性青先眼最常用药有:茯苓、生地黄、当归、车前子、决明子、甘草、川芎、菊花等.结论 对原发性青先眼的文献调研,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了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病机特点、演变规律、辨证要点、主要证型及常用药物等.并分析了各种治法的特点,为规范原发性青光眼的诊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历代医家有关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经验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青光眼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再根据青光眼文献登记表,逐项进行记录,进行调查表调查,最后对证候类型、中医治法、方药、护理方法等进行频数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青光眼主要由风、火、痰、郁、虚及肝之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常,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而致。其证型以肝火上炎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阴虚火旺证、肝经风热证最为常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经风热证、肝火上炎证居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郁气滞证、阴虚阳亢证、肝经风热证居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肝肾阴虚证、肝经风热证居多。治疗青光眼最常用药有:茯苓、生地、当归、车前子、决明子、甘草、川芎、菊花等。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文献整理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了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病机特点、演变规律、辨证要点、主要证型及常用药物等,为规范原发性青光眼的诊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青光眼古今中医文献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历代医家有关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经验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青光眼的主要病因、病机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再根据青光眼文献登记表,逐项进行记录,进行调查表调查,最后对证候类型、中医治法、方药、护理方法等进行频数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青光眼主要由风、火、痰、郁、虚及肝之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常,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而致。其证型以肝火上炎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阴虚火旺证、肝经风热证最为常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经风热证、肝火上炎证居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肝郁气滞证、阴虚阳亢证、肝经风热证居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肝肾阴虚证、肝经风热证居多。治疗青光眼最常用药有:茯苓、生地、当归、车前子、决明子、甘草、川芎、菊花等。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文献整理研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了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病机特点、演变规律、辨证要点、主要证型及常用药物等,为规范原发性青光眼的诊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6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86例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82.17%;0.1-0.4者7.34%,<0.1者10.49%;286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膜混浊、一过性高眼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操作的熟练和规范,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表现有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浅层点状角膜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临床常见眼病。其病因复杂 ,病毒感染、细菌毒素或自身免疫药物毒性、少泪和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1〕。笔者以自拟当归散治疗本病 35例 ,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 1995年 5月至 1998年 8月我院诊治的眼病患者 ,共 66例 ( 76只眼 )。其中男 5 1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17天 ,最大 5 1岁 ,平均 36.8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 2天 ,最长 10 0天 ,平均 32 .8天。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5例 ( 41只眼 )中 ,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19~ 5 1岁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