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雌性杜洛克猪(FRDP)皮肤深层结构损伤的进一步的观察,说明其产生增生性瘢痕,为FRDP作为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只FRDP背部造成4种不同深度的创面。将0.038 cm、0.076 cm组视为浅创面组;0.114 cm、0.152 cm组视为深创面组。分别在伤后不同时间点上切取组织标本行HE和弹性纤维(VVG)染色。大体观察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组织病理学观察增生性瘢痕的形态;行瘢痕组织厚度的测定。结果HE和VVG染色观察到正常FRDP背部皮肤存在一种结构单位。深创面组该结构单位的深层部分受损,伤及脂肪穹隆以及腺体。伤后150 d,脂肪穹隆以及腺体结构消失,并被大量堆积的、没有特定的方向、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盈。结论FRDP的皮肤深层受损直接导致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为增生性瘢痕的FRDP模型提供了又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及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共58个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后:深Ⅱ度创面予以整张或网状自体刃厚皮片移植;Ⅲ度创面予以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结果削痂过程中无一例损伤肌腱、神经及重要血管,58个功能部位移植物全部成活,术后近、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关节功能部位无一例发生功能障碍。结论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削痂植皮术中需要削除坏死组织时,应用Gou-lian削痂、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皮肤圆锥体结构损伤致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与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关系,寻找HS形成的原因及适合HS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只雌性杜洛克猪(FRDP)背部去毛后,取正常皮肤1块, 行皮肤圆锥体结构观察;然后用气动取皮机造成皮肤缺损深度为0.38、0.76、1.14、1.52 mm的创面, 每个创面面积7.0 cm×7.0 cm,每只猪的背部共8个创面。根据上述创面深度将其分为4组,每组4 个创面。将0.38、0.76 mm组视为浅创面组;1.14、1.52 mm组视为深创面组。伤后不处理,让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伤后即刻(0)、10、30、60、90、150 d,切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和弹性纤维(VVG)染色。行正常FRDP皮肤组织及受损圆锥体结构观察;大体观察不同深度FRDP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用组织学方法观察HS的形态;VVG染色测定瘢痕组织的厚度并计分。结果正常FRDP背部皮肤存在圆锥体结构,与人类的皮肤圆锥体结构相似。浅创面组伤后3周内愈合,愈合的创面较为平整,无瘢痕组织形成;深创面组伤后4周以上愈合,愈合的创面较厚,无毛发,挛缩,质地坚硬,局部色素变浅或加深。浅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上半部分受损,但脂肪穹隆及腺体完好;深创面组皮肤圆锥体结构的下半部分受损,伤及脂肪穹隆及腺体。伤后150 d浅创面组的组织学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深创面组圆锥体结构消失,并被大量堆积、没有特定方向、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盈。深创面组瘢痕组织厚度评分可见时间越长瘢痕越厚,伤后150 d瘢痕增生达高峰。结论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可导致HS的形成,FRDP可作为HS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