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特征分析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胶囊内镜检查患者53例,认识胶囊内镜下小肠正常黏膜特征及小肠病变黏膜特征.方法:2010-08/2011-08,利用Miro Cam胶囊内镜系统对患者53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将受检者分为不明原因的消化系出血,疑为功能性胃肠病,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体检等共5组;通过查阅病案及电话回访,搜集资料,将胶囊内镜下所见作出最终的临床诊断;分析胶囊内镜下小肠正常及病变黏膜特征.结果:在53例患者中,1例因吞服胶囊后无图像信号,未能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例因患者吞咽胶囊困难而无法进行;其余51例均顺利到达结肠,到达结肠率为96.22%.胃的平均运行时间为69.78 min,小肠的平均运行时间为513.25 min.48例有消化系疾病的阳性结果,3例未见异常,阳性率为90.57%.在所有疑诊小肠疾病的51例患者中,胶囊内镜小肠病变总的诊断率为92.15%(47/51);空肠及回肠阳性诊断率为52.94%,包括炎症12例(1例临床确诊为Crohn’s病),息肉3例,不明肿块3例,淋巴滤泡增生1例,疑似小肠淋巴管扩张7例,钩虫病1例;同时检出反流性食管炎1例;慢性胃炎26例,糜烂性胃炎7例,胃部息肉3例;结肠炎症3例,结肠息肉5例,大肠黑变病2例.胶囊均自然排出体外,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Miro Cam胶囊内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检查安全,顺应性好;在胶囊内镜下,正常小肠黏膜及病变黏膜均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性地研究一种非凋亡性死亡方式-自噬是否为青蒿琥酯(ART)诱导胰腺癌细胞死亡的途径,为青蒿琥酯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为探寻治疗胰腺癌的新策略提供思路.方法:经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并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观察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经丫啶橙染色后提示阴性对照组和ART处理组细胞均存在自噬,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RT作用于胰腺癌Panc-1细胞并没有诱导细胞内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加,应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预处理后,荧光显微镜显示抑制自噬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台盼蓝排斥实验表明,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抑制自噬对ART介导的Panc-1细胞G2/M期阻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ART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死亡的过程中存在自噬,但自噬并非ART诱导产生,也不是引起胰腺癌细胞死亡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谢宏民  张厚德  杜冀晖  李佳璇 《医学综述》2008,14(22):3416-3418
Dysadherin是位于细胞膜的一种糖蛋白,能够促进癌症细胞的转移,属于FXYD(FXYD do-main containing ion transport regulator)家族成员。它主要表达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仅在少数几种正常人体细胞表达。近年研究发现,dysadherin可能在胰腺癌细胞的入侵及转移发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阐述dysadherin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胰腺癌的关系,并为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壅积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本院2000—2009年诊断的17例十二指肠壅积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十二指肠壅积症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本组表现为腹痛(以上腹部胀痛为主)13例,恶心、呕吐10例(7例进食后即呕吐),上腹饱满10例,剑突下轻压痛7例。3例误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例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误诊率41%。9例经内科治疗症状好转;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确诊后采取手术治疗;1例为晚期肿瘤压迫,经内科治疗无效,最后死亡;2例确诊后未同意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十二指肠壅积症主要通过放射影像学钡餐造影来诊断。确诊后宜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炎肝硬化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得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是抗乙肝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结肠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0例,两组接受相同治疗,研究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提高缺血性结肠炎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谢宏民  杨新魁  李佳璇 《医学综述》2013,(19):3618-3619
目的 研究内镜下清理粪石治疗阑尾炎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通过右下腹彩超诊断粪石梗阻型阑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试验组实施经结肠镜下行粪石取出术,术后给予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0.4g/d,3 d)联合甲哨唑(0.5g/d,3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给予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0.4g/d,3d)联合甲哨唑(0.5g/d,3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内镜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症状明显改善且未见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平均疗程(2.8±1.1) d,对照组平均疗程(7.2±1.8)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粪石梗阻型阑尾炎效果明显,较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不愿意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此方法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山北部地区脂肪性肝病(FLD)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1 000例患者,依据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作为初筛GERD的诊断标准,对参与者进行腹部超声波检查,分析FLD与GERD关系,将参与者分为脂肪肝组与对照组,观察脂肪肝人群发生GERD的患病率。结果 1 000例患者利用Gerd Q评估GERD诊断情况,有104例(10.4%)诊断为GERD,女42人(40.3%),男62人(59.6%);脂肪肝患者380例,患病率38.0%,在脂肪肝组中,男女性GERD症状的Gend Q阳性率分別为20.7%和17.3%,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人群发生GERD症状的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GERD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量化指标及肝静脉波形分型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106例,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的肝脏形态、实质、回声和血流动力学,记录肝包膜、肝实质、肝内静脉壁等各量化指标及肝静脉频谱波形,并与肝脏病理学诊断对照分析。结果:随着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增加,慢性乙肝患者肝超声综合评分均逐渐增加,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0、S1和S2 期患者中HV1型+HV2型波所占比例均低于S4期患者(P < 0.05~P < 0.01)。结论:超声二维量化指标及肝静脉波形分型对评估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同症状和消化道不同部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对53例患者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将受检者分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疑为功能性胃肠病、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体检等共5组。【结果】1例因吞服胶囊后无图像信号,1例因个人原因吞咽胶囊失败,其余51例均顺利到达结肠,胶囊内镜小肠病变总的诊断率为92.15%(47/51);空肠及回肠阳性诊断率为52.94%【结论】胶囊内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检查安全,顺应性好,诊断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