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常导致病死率增加、康复延迟、其他并发症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现就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病率、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ASAI级。诊断:左前臂盖氏骨折。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于左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药选择:0.75%布比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的混合夜共20ml。术中平稳,手术顺利。术毕行PCVA,PCVA配方:芬太尼0.8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剂量为2ml/h。缝皮时给予负荷剂量芬太尼0.05mg静注。术后41.5h患者突发牙关禁闭、颈部僵直、双上肢不自主运动,伴大汗,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体格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追问病史:既往无精神神经病史。考虑为锥体外系症状。处理:立即停用PCVA,吸氧,安定5mg、东莨菪碱0.3mg肌注。30分钟后症状逐渐消失,患者入睡。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气腹和不同体位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气腹和不同体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女性患者40例,ASA Ⅰ、Ⅱ,按手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20例,术中采用头高足低位;Ⅱ组,腹腔镜妇科手术组20例,术中采用头低足高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体位改变后15 min(T2)、体位改变后30 min(T3)、和撤除气腹恢复体住后10 min(T4)各时点的MAP、HR、PERCO2、气道峰压(Ppek).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T1、T2、T3时点的MAP、HR、PETCO2和Ppek明显高于To时点(P<0.05);T2、T3时点Ⅰ组PETCO、Ppek、MAP明显低于Ⅱ组(P<0.05);T4时点Ⅱ组患者的MAP、HR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气腹和体位均可以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尤以头低足高位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许艳淑 《广西医学》2013,(5):585-58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经喉罩麻醉在老年人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各35例。静脉注射芬太尼、阿曲库胺、咪唑安定进行麻醉诱导,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15~0.2μg? kg-1? min-1和丙泊酚3~8 mg? kg-1? h-1维持;对照组给予芬太尼4μg? kg-1? h-1和丙泊酚3~8 mg? kg-1? h-1维持,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麻醉,确保患者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时以及手术开始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指标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患者以上时点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不大(P>0.05)。拔除喉罩时,两组患者各指标恢复到术前水平。试验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以及OAAS评分恢复至5级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经喉镜麻醉下行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88例老年髋部骨折且满足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麻醉成功后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成功后泵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谵妄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组(T组)、异氟烷组(I组)和七氟烷组(S组).T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I组吸入异氟烷和50%氧化氮(Nz0)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烷和50%N2O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BIS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按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24 h各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3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血和输液量及出血量、各观察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组和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T组显著延长(P值均<0.05).I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略长于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 h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T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为3 h,S组为6 h,而Ⅰ组为24 h.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但全凭静脉麻醉较吸入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