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0例PAT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血小板减少组(妊娠期检查发现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60例正常孕妇纳入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前凝血功能、产时出血量及所产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观察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治疗情况、产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龄及初产妇与经产妇所占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时麻醉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40,42.57;P〈0.05)。血小板减少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且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血小板正常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②血小板减少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时全身麻醉率均有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x2=3.11,P=0.04;x2=17.51,P=0.00)。③两组孕妇产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1.61,0.42,0.93,1.58;P〉0.05)。④两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1.206;P〉0.05)。⑤本组血小板减少组孕妇产前及产后未做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于月经来潮后5天内给予米非司酮10mg/d口服,共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生殖激素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停药后的妊娠情况等。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痛经等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达96.67%;用药后后陷凹结节缩小,子宫活动度改善,卵巢囊肿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闭经40例(66.67%),18例(30.00%)月经减少;用药前与月经恢复后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9例(15.00%)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15例(25.00%)出现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停药后1~7个月妊娠6例(10.0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改善明显;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性腺轴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阴莉  许剑利  程其军  陈新 《安徽医药》2023,27(11):2245-2248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circWHSC1和circPUM1表达水平,并探究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123例子宫内膜增生病人及125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与对照组。qRT-PCR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circWHSC1和circPUM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ircWHSC1和circPUM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ircWHSC1和circPUM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WHSC1和circPUM1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病人血清circWHSC1(1.93±0.24比1.02±0.21、1.04±0.19)、circPUM1(1.76±0.25比1.01±0.18、1.02±0.17)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高分化(G1)组、中分化(G2)组、低分化(G3)组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circWHSC1、circPUM1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3,CDCA3)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06/2019-06月作者医院手术切除的82例患者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另收集同期40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CDCA3表达。随机选取10例患者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10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CA3蛋白表达水平。Cox回归分析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DCA3高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65.85%(54/82)vs. 20.00%(8/40),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DCA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2±0.13 vs. 0.38±0.08,P<0.05)。病理分级为G3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CDCA3高表达率高于卵巢上皮性癌G1~G2级患者(P<0.05),病理分期为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CD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3例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病例的用药方案、观察指标、疗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无大出血,子宫无穿孔等前提下给予胎盘植入患者MTX50mgimQod3次、米非司酮25mgBidpo7~10天保守治疗成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血清hCG和B超为主要疗效监测手段。结论:在有适应症的前提下,胎盘植入可以行药物保守治疗,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中原钙黏蛋白(PCDH)8和PCDH17基因甲基化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筛查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HGSOC患者(HGSOC组)和35例非恶性诊断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手术组织标本和诊断时的血液样本。采用甲基化荧光(MethyLight)定量分析组织和ctDNA中PCDH8、PCDH17基因甲基化水平,以甲基化百分比参数(PMR)表示。随访截至2021年7月,记录复发时间。结果:HGSOC组肿瘤组织和ctDNA中PCDH8、PCDH17基因PMR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HGSOC组肿瘤组织与ctDNA中PCDH8基因PMR值、PCDH17基因PMR值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65、0.432,均P<0.001)。ctDNA中PCDH8和PCDH17基因PMR值联合用于筛查HGS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95%CI 0.785~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80.0%...  相似文献   
7.
性功能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将对女性身心、家庭、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为常见性传播疾病(STD),传播广、复发率高,但其对性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20例外阴、阴道尖锐湿疣患者治愈1~6个月后性功能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 女,37岁,已婚,G1P0,因反复盆腔包块13年,复发4个月入院要求行第5次手术.该患者于13年前(1991年)因腹痛发现盆腔包块疑卵巢恶性肿瘤,在当地行剖腹探查术,因包块与膀胱、肠管粘连严重,失血多,包块未切除,手术失败关腹.手术1个月后,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二院)妇产科求治.  相似文献   
9.
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发病率较高,国内妇女达70%左右,国外妇女为20%~50%.90%FSD为心理因素引起[1].不孕症(infertility)近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有10%~20%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2].在临床工作中,女性不孕因素以排卵障碍及输卵管因素为主,对女性性功能障碍很少提及.为揭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是否与FSD有关,现就女性性功能障碍及其与不孕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在1981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抗孕酮和抗糖皮质激素的甾体类药物,自问世20多年来,一直是妇产科领域非常受关注的药物之一,已应用于终止早孕、中期妊娠引产、孕晚期软化宫颈、宫外孕药物治疗、紧急避孕等[1]。近年来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取得了巨大进展,米非司酮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用于治疗和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药物。现就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部位[2]。世界上首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在1860年发现的,20世纪20年代以前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统计,之后相继出现关于医院发病率的报道[3]。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腹腔镜在临床的广范应用以来,本病报道日益增多。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约为3%~10%;20%~90%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及40%~60%的痛经患者可能与此病有关;在不孕症患者中,本病可高达35%~50%[2]。据统计,在妇科手术中,因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而行手术者占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