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型及具有腹痛的过敏性紫癜3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外科急腹症以腹痛为较突出的症状,而腹型过敏性紫癜其腹痛与急腹症性腹痛有相似之处。因此,如何鉴别两者,在临床上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自1957~1985年2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412例。其中腹型102例,具有腹痛的混合型199例,皮肤型36例,关节型39例,肾型36例。本文就腹型及具有腹痛的混合型紫癜301例重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193例,女10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2~64岁,以15~29岁为多见,占59.4%。  相似文献   
2.
(六)浆细胞(图6之8~27) 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外来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原浆细胞(图6之8~10)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8微米。核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或略偏。核浆比例,核占优势。染色质颗粒状呈网状排列,紫红色,有淡蓝色核仁1~3个。浆深蓝色或灰蓝色,核周淡染区明显,无颗粒。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中。 2.幼浆细胞(图6之11~14,17,24)椭圆形  相似文献   
3.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袁毓贤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1955年由Gasser等首先报告,它的特点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典型者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4.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AL)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且为致死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研究表明AL出血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止血、凝血因素复合异常的结果,其中以血小板数量减少和质量异常最为重要。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同步检测40例AL患者血浆血栓烷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cto-PGF_(1α))的含量及周围血小板数,以探讨AL时血浆TXB_2、6-kcto-PGF_(1α)增高的可能机制、两者在AL出血中的意义,AL时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机制及血管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急白)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高于健康人,LDH 同工酶谱异常,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是,白血病白细胞内LDH 同工酶国外报告较少,国内未见报道。本文作者在检测急白SLDH 及  相似文献   
6.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的中间病理生理状态,为一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征为播散性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播散性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病程中又可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出血、休克、血栓及溶血四大主征。急性型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生命。以下仅就DIC的诊断与治疗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主需临床表现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也可见于成人。病理改变是双侧肾皮质坏死,肾小球弥漫性或限局性坏死伴有输入小动脉内纤维蛋白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丛栓塞;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肿胀增生。此外有25%的病例存在着透明血栓。本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也见于青少年。典型者在胃肠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天到二周突然发病,出现贫血、溶血、皮肤和粘膜出血、急性肾功衰竭,血象中出现畸形和碎片红细胞。本病的治疗,虽然不甚满意,但由于应用下列方法,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抗血小板药物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在微小血管中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适应症。常用阿斯匹林和潘生丁。  相似文献   
8.
(2)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a))(图61~6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与非典型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与非典型临床表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袁毓贤,侯平,沈阳11000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也称Moschcowith综合征。女性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10~40岁之间。临床表现按其发病缓急可分急性与慢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