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复合丙泊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2例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组(27、27、28例)。均采用丙泊酚诱导后,甲、乙、丙组患者分别给予琥珀胆碱1.0、1.2、1.4 mg/kg,静脉注射,3次/周。待患者全身肌肉松弛且腱反射消失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各组患者均以6次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诱导前即刻、电击前即刻、电击后即刻、电击后5 min时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末梢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患者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诱导前即刻SBP、DBP、HR、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电击前即刻SBP、DB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诱导前即刻水平;各组患者电击后即刻HR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显著短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1.0~1.2 mg/kg琥珀胆碱,1.4 mg/kg琥珀胆碱复合丙泊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咪达唑仑进行静脉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9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及麻醉情况。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丙泊酚)与观察组(咪达唑仑),各45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及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5天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1±2.1)分钟、(5.1±1.3)mg,明显短(少)于对照组(18.2±1.8)分钟、(7.1±0.9)mg,P<0.05;然两组拔管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平均为(72.6±7.0)次/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0.8±10.6)次/分,P<0.05;观察组术后呕吐恶心及谵妄发生率分别为26.7%(12/45)、2.2%(1/45),明显少于对照组60.0%(27/45)、13.3%(6/45),P<0.05。两组患者术后前、术后1、3、5天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诱导可有利于减少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苏醒,同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问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尚未见报道。本组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3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袁昌政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5-216,223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行ES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P组为丙泊酚组,M组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kg)复合丙泊酚组.记录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组相比,M组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ESD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注射消炎镇痛液后用针刀切割屈肌支持带,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完全缓解,麻木感也逐渐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控制效果。方法: 择期L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诱导前 (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 (T2)、气腹后5 min(T3) 、手术结束时(T4)等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与T0比较,T1时点两组SBP、DBP、HR、MAP均一过性降低(P<0.05),均在T2、T3时点迅速回升至T0水平或略高(P<0.05或P<0.01)。麻醉后T0、T1时点两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各时点SBP、DBP、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同一时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控制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意识状态恢复迅速,优于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7.
<正>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由于可控性好,停药后苏醒迅速,被广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1]。但术后镇痛消失较快致使麻醉苏醒期痛觉过敏,患儿易躁动、哭闹,增加苏醒期风险。目前临床上常应用镇痛剂减轻疼痛,预防术后躁动,但存在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风险。我们将局部阻滞麻醉应用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注射消炎镇痛液后用针刀切割屈肌支持带,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完全缓解,麻木感也逐渐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复合液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昌政  陈明明 《宁波医学》2000,12(7):327-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