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ET-1刺激组,培养基中加ET-1至终浓度为5、10、20、50、100nmol/L;PD142893干预组,培养基中加ET-1(100nmol/L)后加入PD142893,终浓度为10、100、200、400mol/L,24小时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8.169±1.211ng/ml,ET-1(5、10、20、50、100nmol/L)刺激组分别为66.525±1.746、68.075±1.889、66.911±0.933、67.825±3.564、67.851±2.437ng/ml,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无PD142893干预的ET-1(100nmol/L)组PAI-1含量为67.951±2.437ng/ml;ET-1(100nmol/L)+PD142893(10、100、200、400nmol/L)干预组PAI-1含量分别为91.112±8.811、99.311±14.079、113.467±7.679、114.933±9.623ng/ml,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间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1对肺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的PAI-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t-PA无显著影响;用PD142893干预后,PAI-1显著升高,t-PA的含量无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为退化性与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失去弹性,缩小管腔,致使血液流动参数改变,从而引起脑中风、冠心病与周围血管性疾病,为常见的致病原因。动脉硬化一般分为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所称的动脉硬化通常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研究明确造成动脉硬化的因素,采用合适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对于防治脑卒中等致命病状极为重要(1,2)。动脉粥样硬化涉及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肢体动脉等弹力性动脉。近年来,随着高分辨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动脉硬化研究中的应用,对产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发生与自主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频发室早(≥10000次/d或室早负荷≥10%)的156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室早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高频功率(HF)、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orm)、低频功率(LF)与HF的比值(LF/HF).比较两组自主神经张力间的差异,并分析室早负荷与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早组患者rMSSD、pNN50、HF和HFnorm均明显增加(P<0.01),LF/HF显著降低(P<0.01).室早组患者24 h室早负荷与rMSSD、pNN50和H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25、0.372,P<0.01),而与LF/H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P<0.05);其中28.8%(45/156)的患者每小时室早负荷与每小时HFnorm呈正相关,16.0%(25/156)的患者与每小时LF/HF呈正相关,53.8%(84/156)的患者与每小时HFnorm和每小时LF/HF均无相关性.结论 部分特发性室早的发生与交感和(或)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1)TNF-α刺激组,培养基中TNF-α加至终浓度为5、10、25、50、100ng/ml;(2)Ang Ⅱ刺激组,培养基中Ang Ⅱ加至终浓度为5、10、25、50、100ng/ml,24小时后测定上清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1)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7.6±2.5ng/ml,TNF-α(5、10、25、50、100ng/ml)刺激组分别为80.5±0.9、89.2±6.9、81.1±1.1、86.7±5.6、100.9±11.0ng/ml,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对照组PAI-1含量为76.8±1.8ng/ml,Ang Ⅱ(50、100mnol/L)刺激组分别为79.2±0.9、80.1±1.2ng/ml,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t-P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NF-α和Ang Ⅱ对内皮细胞株分泌的PAI-1有显著的升高作用,而对t-PA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是否可行。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患肢进行置管,对照组在健肢进行置管。两组均由同一名专科护士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行PICC。置管后由同一水平、同一资质的护士团队根据统一的《PICC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和《PICC维护标准及并发症处理标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上肢水肿发生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相关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患肢关节运动受限,29例正常;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患肢关节运动受限,28例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587,P=0.557)。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上肢水肿,其中轻度2例,中度2例;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上肢水肿,其中轻度1例,中度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08,P=0.683)。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29例,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两组在留置导管长度、外露长度、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对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PICC置管可行。  相似文献   
6.
双侧肺隔离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女,4.5岁,体质量15kg。2个月前活动量大时出现气喘症状,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降主动脉与左下肺静脉有异常交通,经心血管造影、胸部CT平扫检查诊断为肺隔离症。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min^-1,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未触及震颤;背部第6~8胸椎旁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良好。胸部X线片示:心胸比0.55。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下肺静脉显著扩张,左心房人口内径1.5cm。心导管肺动脉造影显示左下肺动脉未显影,右下肺动脉分支较少;胸主动脉造影显示分支动脉供应左下肺,并回流至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腹主动脉在腹腔动脉开口上方发出一分支动脉供应右下肺,回流至肺静脉,并有一支动脉分支直接与右下肺静脉相通。胸部CT示左下肺脊柱旁可见不规则团块影,与异常血管影相连,周围可见明显肺气肿征象;左下肺血管明显增多、紊乱成团块状,支气管分支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肺隔离症(双下肺,叶内型),动静脉瘘(右下肺)。考虑手术如果同时切除双侧隔离肺叶,病儿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风险较大,遂决定先在全麻下切除左侧隔离肺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内皮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培养肺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为5、10、25、50、100μg/L)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5、10、25、50、100 nmol/L)刺激,在50μg/L TNF-α刺激的基础上用卡托普利(20、50、100、200 nmol/L)共育,用ELISA的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PA和PAI-1的浓度.结果各浓度的TNF-α和AngⅡ刺激24 h后PAI-1的浓度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P<0.05,而t-PA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各浓度的卡托普利明显抑制TNF-α(50μg/L)诱导的PAI-1分泌增多,P<0.05,而t-PA的变化不明显.结论TNF-α和AngⅡ可以增加内皮细胞PAI-1的分泌,卡托普利可以抑制TNF-α诱导PAI-1的分泌,而t-PA则不受TNF-α、AngⅡ和卡托普利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炎症反应学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欧洲及日本死于该病者占死亡总数的5 0 %左右。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尸检结果 ,在 4 0~ 4 9岁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 8.36 %和 88.31%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因此对于As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脂质在内皮下的浸润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并因此先后提出脂质浸润学说、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血栓源学说以及血流动力学学说等 ,但…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心脏病是由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良,压力负荷增加,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等生长因子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分析影响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的因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1年3-11月收治于上海3所综合性3级甲等医院的乳腺癌患者200例,采用《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对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9例患者愿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占69.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距离诊断时间和紧张焦虑程度影响其社会支持团体的参与意愿(P<0.05).年龄50~60岁、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距离诊断时间6个月~1年和紧张焦虑程度高是乳腺癌患者愿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的预测因子.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社会支持,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