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入住ICU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2 1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B组 1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CVVH。分别观察 2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间、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EEP水平、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平均脏器功能障碍数等方面相似 ,B组患者加用CVVH后 ,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病死率 ,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A组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CVVH疗法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和各种应激激素、致炎介质 ,明显改善了A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NMDA受体表达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以及成年期认知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影响。方法:生后6d(用P6表示,下同)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P60-P65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于P75时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PTZ)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断头处死大鼠,分离大脑皮质和海马,匀浆提取细胞膜蛋白,应用免疫印记法测定NMDA受体亚基l(NRl)和NR2A-2D表达的变化。结果:从P6l至P65,两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均逐渐缩短,惊厥组大鼠在P65的平均寻找平台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惊厥组大鼠注射PTZ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大脑皮层,惊厥组大鼠较对照组NRl和NR2B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在海马这两种亚基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惊厥组较对照组NR2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R2C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两组在皮层和海马均无NR2D表达。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导致远期认知障碍,同时伴有NMDA受体的数量和结构上的长期改变,NMDA受体表达的这种改变可能在发育期惊厥导致的脑长期认知功能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患者52例,应用近距离照射计划系统(TPS)和实时计划相结合,确定粒子的分布、活度、数量、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DP),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术后1、2、6个月分别行CT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化验血象、肝肾功能.评估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 肿瘤从1个月至第6个月开始逐减缩小甚至消失,52例56处病灶51例有效,有效率91.1%.而对血象、肝肾功能影响不大,Karnofsky评分提高.结论 合理分布的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肺肿瘤,能使肿瘤明显缩小,放射损伤小,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是肺肿瘤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曾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高发地区,50年代平均发病率14.68/10万,最高年份达46.03/10万。自1960年应用脊灰疫苗免疫以来,脊灰流行逐步得到控制,70年代发病率降至1.38/10万,实行计划免疫后降低到0.13/10万。1988年开展消灭脊灰活动,发病率控制在0~0.06/10万,近4年无野毒株病例。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现把几年来消灭脊灰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认清建立预防接种门诊的必要性 据疫情资料反映,经血液传播的肝炎、性病、爱滋病等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计免相关疾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村卫生条件差,感染者自身行为不洁的因素外,医源性献血、穿刺注射、治疗感染等也是主要原因,尤其是计免(实际上是整个预防接种)接触人口众多,接种对象主要是易感儿童,因接种过程消毒不慎,引起交叉感染。而农村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可集中注射疫苗,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降低传染病的发生。 1987年前农村的预防注射是由乡村医生挨门挨户地分散接种或突击接种,没有足够的冷藏设备,接种点多,管理混乱,造成疫苗浪费使其利用率降低,接种质量难以控制,加之各地防保队伍人员少,车辆短缺,经费不足,使冷链运转周期长,不符合程序要求,接种率特别是接种及时率低,应成立乡镇接种门诊。 二、发挥预防接种门诊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接种门诊的顺利开展,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1987年财政拨款陆续配备了冷链设备,做到每区、市有冷链车、冷库,每个接种门诊配有冰箱,保证全市冷链运转,保证疫苗冷藏和效价。  相似文献   
6.
贠健  雷鸣  薄涛 《中国医师杂志》2004,6(8):1109-1109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常合并胆囊结石,在对此类病人实施门静脉高压手术的同时是否同期手术处理与之并存的胆囊结石,目前尚无明确的处理意见。作者通过对我院这类病例的回顾,采用肝功能Child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时合并胆囊结石的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作为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在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该实验通过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影响,探讨其与发育中脑损伤的关系。方法:生后7 d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 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反复惊厥后1 d和7 d每组各处死16只大鼠,每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反复惊厥后1 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3和CA4区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7 d时,在惊厥组大鼠顶叶及海马齿状核、CA1至CA4区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AO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反复惊厥后1 d和7 d时,在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GABAAR α1亚单位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惊厥后7 d时,在惊厥组大鼠海马CA1、CA2区GABAAR β2亚单位免疫化学A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丘脑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区GABAAR β2亚单位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脑内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短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参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惊厥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脑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将20日龄健康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惊厥组及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人制备大鼠惊厥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惊厥后立即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50mg/kg,12h后再重复注射1次,其他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末次惊厥后1、3和7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末次惊厥后1、3和7d海马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d时达峰值(P均〈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惊厥组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提示caspase-3参与了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惊厥后海马caspase-3的异常表达,提示其对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spase-3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大型活动卫生保障的需求和核心要素,筛选出该领域需要重点开发的关键技术。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题讨论基础上构建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关键技术清单,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运用直接评分均值法、评价等级秩和法和TOPSIS法筛选关键技术。结果:筛选出了大型活动保障预案编制、风险评估和场馆内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处置技术等11项需要重点开发的关键技术;按阶段可划分为事前筹备期4项、事中举办期7项;按管理和专业技术可分为管理类4项、专业类7项。结论:筛选出的11项关键技术符合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实际需求,也是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工作的重心。研究结果明确了后期大型活动卫生保障管理平台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ATP酶与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162只20日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惊厥组及川芎嗪干预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入(连续6次,每天1次)制作发育期大鼠惊厥动物模型。取海马组织匀浆,检测各组动物反复惊厥后6h、1d、3d、7d海马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变化,同时观察脑含水量变化和光镜下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结果反复惊厥后6h、1d、3d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伴随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1),第7天三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含水量变化与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前者r=-0.711,后者r=-0.673,P均<0.01)。川芎嗪干预组海马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各时间点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较惊厥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降低与惊厥性脑水肿和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损害密切相关,川芎嗪对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