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机的防护和质量控制情况。方法根据WS76-201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象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以及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对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机防护及质量控制进行监测。结果经过防护和质量控制,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机运行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结论对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机给予防护和质量控制,能有效提升放射防护水平以及临床诊断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蔡艺苹 《当代医学》2014,(17):145-146
目的对应用肺泡灌洗术对患有尘肺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广东省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72例患有尘肺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6)。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肺泡灌洗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尘肺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发音频率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发音能力复常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肺泡灌洗术对患有尘肺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泡灌洗术对尘肺病患者发音频率的影响.方法 利用二十五音分析仪,检测42例男性尘肺病患者(实验组)肺泡灌洗术前后的肺部发音,同时选择不施行肺泡灌洗术的50例成年男性尘肺病患者(对照组Ⅰ)和31例既往无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的男性健康人员(对照组Ⅱ)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前和对照组Ⅰ发音频率在商音区的百分比(24.76%、22.40%)均高于对照组Ⅱ(13.23%,P<0.05),而羽音区的百分比(27.38%、27.40%)均低于对照组Ⅱ(38.06%,P<0.05);实验组术后在商音区的百分比(17.14%)低于术前和对照组Ⅰ(24.76%、22.40%,P<0.05),在角音区百分比(22.26%)高于术前和对照组Ⅰ(17.38%、18.00%,P<0.05);实验组术后在徽音区的百分比(18.21%)高于对照组Ⅱ(11.94%,P<0.05),在羽音区的百分比(25.77%)低于对照组Ⅱ(38.06%,P<0.05).实验组术后动脉血氧分压(76.89±6.44) mmHg与术前(74.02±6.13)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泡灌洗术前后尘肺病患者发音频率有变化,其变化特征可作为判断肺泡灌洗术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阳慧萍  蔡艺苹  郭锐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94-1595
目的研究肺泡灌洗术后尘肺患者发音频率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二十五音分析仪,检测40例尘肺患者肺泡灌洗术前后肺部"宫、商、角、徵、羽"的发音。结果 40例尘肺患者术后商音区发音(构成比17.03%)低于术前(构成比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Ⅰ期尘肺患者的发音频率在商音区(构成比为18.75%)高于Ⅱ期尘肺患者(构成比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尘肺患者在角音区(构成比24.38%)高于高年龄组(20.94%);高年龄组在羽音区(构成比25.16%)高于低年龄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后尘肺患者发音频率在商音区减少,术后Ⅰ期尘肺患者发音频率商音区构成高于Ⅱ期尘肺患者。  相似文献   
6.
铝质过滤板是医用诊断X线机管头配套防护装置之一,它能把对诊断无用的软射线过滤掉,减少X线机的输出量,降低X线机对空气的照射量率[1]。如缺少铝质过滤板,将使X线机输出量增加,致受检者入射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及X射线工作者透视防护区的空气照射量率均超过国家防护标准(GB8279-87)。近年来在我市进行医用诊断X线机的防护监测过程中,发现有的单位在X射线管窗口处未安装铝质过滤板,都是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我们对5台此类机器进行安装铝板(2mm)前后,立位透视时空气照射量率进行测试。结果如下。1 调查方法仪器采用日本生产的NDR…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韶关市2008~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监测,剂量元件为粉末LiF(Mg,Cu,P).监测依据《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结果 韶关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731 mSv·a-1,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98.36%)年平均受照剂量当量低于国家限值的1/4(5 mSv).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最高.结论 加强对介入操作医务人员的防护管理,把他们的辐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