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分析及对策蒲蕊(教务处)考试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有一些学生为达到各种目的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作弊。考试作弊不仅严重影响了考试的正常进行,且使考试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为了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考试作弊,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和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代偿期肝硬化(LC)患者远期发生肝细胞癌(HCC)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前瞻性双向队列研究设计,自2008年1月起,对1998年8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建立研究队列,并随访至2013年5月。共2 035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NAs治疗组380例,IFN-α治疗组153例,未治疗(对照)组1 502例。结果 IFN-α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10.08(IQR:7.96~11.67)年,HCC发生率为2.70/1 000人年;NAs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7.58(IQR:6.08~9.67)年,HCC发生率为6.76/1 000人年;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9.2(IQR:7.0~11.33)年,HCC发生率为13.02/1 000人年。在CHB患者中,IFN-α治疗组的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8)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9),其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和NAs治疗5年(P=0.007)的患者;NAs治疗≥5年患者的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4)。在基线代偿期LC患者中,NAs治疗≥5年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31);同时其累积肝病死亡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17)。结论 IFN-α治疗能显著降低CHB患者远期发生HCC和死亡的风险,而NAs长期治疗可以减少CHB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著降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HCC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V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现状,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5个社区初中学校中招募29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问卷调查和HBV血清学检测。结果 298名学生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8%(211/298),全程接种率为48.3%(144/298),少数民族学生接种率低于汉族学生(P<0.01);父亲为私营业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最高(P<0.001),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高于父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1)。HBsAg阳性率为2.3%(7/298)、HBcAb阳性率为4.7%(14/298),家庭中有HBV感染亲属为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HBsAb阳性率为36.6%(109/298),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阳性率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滴度低水平(10 mU/mL≤HBsAb<100 mU/mL)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正常水平(100 mU/mL≤HBsAb<1 000 mU/mL)与高水平(HBsAb≥1 000 mU/mL)比例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结论 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HBsAg、HBcAb阳性率略高,将成为未来上海等特大城市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乙肝防治的健康管理和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  方法  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流行病学信息。对无症状传播者的年龄、性别、病毒RNA脱落时间及病毒载量等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  共38篇文献符合标准, 其中17篇文献为无症状感染病毒RNA脱落时间相关病例报告。与有症状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更加年轻[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 WMD=-5.27, 95% CI: -9.78~-0.76, P<0.001]、病毒RNA脱落时间(中位数:11 d)较有症状感染者缩短(中位数:16 d)(P<0.001)、上呼吸道拭子核酸载量较低(WMD=2.36, 95% CI: 0.65~4.07, P=0.007),二者性别组成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与COVID-19患者相比,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较年轻,病毒载量较低,病毒RNA脱落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宿主JAK/STAT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质谱法对367例诊断明确的HBsAg阳性HCC患者(HCC组)和性别、年龄匹配的367例对照的IL-6(rs1800796,-572C>G)、STAT3 (rs744166,+26312T>C; rs3816769,+42240T>C; rs6503695,+40980T>C)、EGFR(rs11543848,+142530A>G)、mTOR(rs7211818,+170278A>G;rs9674559,+196983A>G;rs11653499,+65678G>A)进行多态性检测.单因素分析确定各位点多态性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IL-6、STAT3、EGFR、mTOR的8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在HCC组和对照组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在女性中,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STAT3 +26312CC、+42240CC、+40980CC基因型个体患HCC的危险性降低(OR=0.192,95%CI:0.047 ~ 0.784;OR=0.180,95%CI:0.045 ~ 0.725;OR=0.198,95%CI:0.049 ~ 0.806).与AA基因型相比,EGFR+142530(AG+GG)基因型降低女性患HCC的风险(OR=0.422,95%CI:0.179~ 0.994).结论 IL-6 (rs 1800796)、mTOR(rs7211818,rs9674559,rs11653499)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无关;女性携带STAT3 (rs744166,rs3816769,rs6503695) CC基因型及EGFR(rs11543848) (AG+ GG)的个体患HCC的风险降低,但还需更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学生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及肝细胞癌相关的HBV变异情况,为HBV感染、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浦东新区15个学校及幼儿园60个班级中调查学生1 611名,其中HBsAg阳性学生8名。对该8名学生及其18名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multiplex-PCR、巢式PCR法联合克隆测序方法检测HBV基因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和前S(PreS)区。结果 一级亲属HBsAg与HBcAb阳性率分别为33.3%(6/18)与38.9%(7/18)。母亲HBsAg与HBcAb阳性率均为71.4%(5/7),高于其他一级亲属阳性率(P<0.05)。8个家庭中7个家庭(87.5%)有2人及2人以上HBV感染或曾经感染,8个家庭共26名家庭成员中14人HBsAg阳性,阳性率为53.8%。共检测了4组母亲和子女的HBV基因,其中3组HBV基因为C型,1组母亲为C型、子女为B型;在肝细胞癌相关HBV变异中,子女的BCP区热点突变频率低于母亲,PreS区C型有8个变异位点在母亲和子女体内均表达、其余关键位点均未在子女体内发现。结论 HBV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HBV感染通过母婴传播可能性较大,但也存在后天血液传播等方式感染;子女HBV基因进化程度低于母亲,符合HBV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重大的疾病负担.从HBV慢性感染状态到相关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常需要数十年的慢性过程.由于长期感染,HBV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被动选择出适合病毒生存的相关突变,而这些突变又进一步促进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在HBV引起的慢性炎症微环境的长期刺激下,机体基因组也发生大量的体细胞突变,同时被动选择出适合细胞存活的相关突变.被机体选择出来的HBV变异和机体体细胞变异,均促使细胞向恶性方向转变,表现为“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此外,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对HBV导致的疾病进程至关重要,如STAT通路和HLA相关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重要HBV变异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变异位点在乙肝相关疾病中的变异频率,评估乙肝病毒变异在终末期肝病发生中的风险。方法 收集2 093例HBV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 AS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应用测序法检测HBV位点变异;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ASC组为对照,研究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区的变异与乙肝相关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后HBV变异在CHB、LC和HCC发生中的风险。结果 HCC组中除T1768A变异外,其余变异位点的变异频率均大于30%,而在ASC组中无变异位点的变异频率超过30%;7个变异位点在4组人群中变异频率均逐渐增高(Ptrend<0.001);除T1768A位点外,其余变异在CHB、LC和HCC组中的校正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均逐渐增加,A1762T/G1764A双突变在HCC发生中的AOR为13.91(95%CI 9.66~20.03);HBV BCP区位点累积变异频率在乙肝相关疾病进展过程逐渐递增(Ptrend<0.001)。结论 随着HBV BCP区变异在HBV相关肝病进展过程中逐渐累加,终末期肝病的发病风险增加;HBV BCP区变异可作为早期预测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发生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C型HBV感染者发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C型HBV感染者进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估系统。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对C型HBV感染者进行随访,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HBV核心启动子区及PreS区的相关位点突变情况并进行分型。构建列线图模型,计算各项指标的风险系数并在验证队列中进行验证。结果 共纳入1 110例C型HBV感染者,平均随访8.52(5.36~11.68)年,肝癌发生率为11.93/1 000人年。在C型HBV感染者中,男性、年龄≥40岁、4种HBV核苷酸突变(T1674CG、A1762T/G1764A、A3120T和A2962G)可以增加肝癌发生的危险性(P<0.05);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的危险性(P<0.05)。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结果显示,预测与实际的无病生存率拟合效果较好,预测值与实际值较相符,预测效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C型HBV基因突变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新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