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寒(含副伤寒)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区思恩镇常见的多发的肠道传染病,近年来出现暴发或流行.为探讨其流行规律和控制措施,现将1989~1996年县城区思恩镇伤寒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9月 2 2日凌晨 2点开始 ,广西环江县思恩中学先后有 2 0多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凌晨 5点学校打 1 2 0急诊电话 ,县医院 1 2 0急救车到学校把发病学生接到急诊科就诊治疗。此后又有多名学生陆续出现类似症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我站接到县医院电话报告后 ,立即上报县卫生局、县人民政府、地区防疫站、地区卫生局 ,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采样检验 ,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概况经调查 ,到 9月 2 4日止 ,共有 92名学生发病 ,其中 2 3名学生腹痛、腹泻伴呕吐明显 ,69名学生症…  相似文献   
3.
广西环江县2011~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环江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和2012年共采集环江县食品样本10类186份,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186份食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株,总检出率4.8%。婴幼儿食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5.6%,其次是熟肉制品,检出率为9.4%,熟制米面制品检出率为4.5%,其它食品未发现食源性致病菌。结论蜡样芽胞杆菌对环江县食品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阪崎肠杆菌。婴幼儿食品、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2011年环江县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阳性率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从业人员血样中的甲、戊型肝炎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1年共检测4 441例,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11%;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0.32%,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率和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环江县公共卫生从业人员2011年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阳性率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继续加强和提高全民防治甲、戊型肝炎的卫生知识水平和意识,尤其加强对戊型肝炎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风疹爆发的原因,探讨边远地区风疹疫情的控制策略。方法调查和收集风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本次风疹暴发共发病53例,患病率11.57%,检测患者血清标本48份,风疹IgM抗体阳性22份,阳性率45.83%,而麻疹IgM抗体则全部阴性。本次风疹疫情历时34d,患者症状以皮疹为主要特征,仅一例病人发热,大多病人病程轻微。经过采取控制传染源,环境消毒,教室和宿舍开窗通风,应急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风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风疹诊治能力培训,消除免疫空白点是控制学校风疹爆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高达100%。环江县近10年每年都有狂犬病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对该县狂犬病暴露者特点及暴露后处置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5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7-2007年疟疾防治及媒介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疟疾发病率由1957年的186.29/万到2007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多种疟原虫种类控制为单一的间日疟,疟疾病人由原来广泛存在控制到目前以单个病人分散存在为主.结论 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卫生部基本控制疟疾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近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当地进一步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该县《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2年各乡镇各医疗单位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的12个乡镇卫生院5年中报告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手足口病病例共3114例,死亡病例共8例,年发病率在12.46/10万到457.0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65.12/10万,病例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当地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1.28%。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个乡镇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7.9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1.46%。病原学监测EV71占54.76%,CoxA16占19.05%,其他肠道病毒占26.19%。结论加强该县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重点乡镇散居儿童的防治应是其防治工作重点,预防病例数逐年地增多。  相似文献   
9.
伤寒(含副伤寒)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常见多发的肠道传染病,尤其是县城思恩镇,近年来出现暴发或流行,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现将1989~1996年县城区报告975例伤寒疫情进行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根据县防疫站疫情室1989~1996年伤寒疫情投告卡选出思恩镇病例卡片,共得975例,然后到县医院查阅部分住院治疗的相应病历,再按疾病发  相似文献   
10.
环江毛南族自治区县作为广西异地移民安置的重点县,目前已安置环江、都安、大化、东兰四县大石山区移民48721人。但因各安置点地理环境复杂,移民居住条件、饮水卫生较差,卫生防疫网络不健全,居民卫生意识淡薄,极易发生疾病流行。为做好当前移民点的疾病防治工作,确保移民安居乐业,早日脱贫致富,现对环江异地移民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初步探讨。1 异地安置移民概况  目前进入环江县境内的异地扶贫安置县有4个,即环江、都安、大化、东兰县。据不完全统计,已迁入开发区的石山区群众达12852户,48721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