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蒋英敏 《当代医学》2013,(25):146-1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在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输卵管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静脉注射、中药内服外敷,宫腔注射药液及中药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最后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痊愈8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症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无副作用等优势,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是临床治疗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在早孕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妊娠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n=71)和流产组(n=49),另收集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入院时的凝血PT,APTT,D-D,FIB,TT表达,偏回归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早孕期先兆流产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D,FIB,TT水平比较,保胎成功组高于流产组、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凝血PT,APTT,D-D,FIB,TT指标为早孕期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的凝血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首页,进入总库检索,在主题中输入"剖宫产"并含"子宫内膜异位症",选择"精确",点击"检索文献",逐条学习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章,按"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发表时间"所在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检索CNKI中,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献427篇,共计5 169例患者,"作者单位"所涉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9个,占85.29%(29/34);前5位省份是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和四川等省,最后5位是宁夏、福建、江西、甘肃和青海等省。②CNKI中,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章,最早发表于1984年,前20年共有70篇,占16.39%;而在2004年之后,其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至2010年达到18.03%。结论:①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②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可能与其剖宫产"模式"密切相关。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呈逐年增长趋势。④提高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是降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举措,也可能是未来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可透气高分子石膏联合创面给氧治疗在腹部皮瓣转移术后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港口医院收治的18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患者透气高分子环形石膏托固定上肢配合创面给氧治疗的护理方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质地良好,且未见并发症,人均住院时间为(30.50±2.16)d。结论: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手创伤患者术后给予可透气高分子石膏联合创面给氧临床护理,可促进皮瓣存活,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