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为了解江苏省恶性疟的流行特点和媒介传疟作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尽快控制和消灭恶性疟,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嗜人按蚊是江苏省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在全省恶性疟流行区采取了大范围持续的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和药物浸泡蚊帐巩固灭蚊,同时抓好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恶性疟的流行,并大幅度降低了间日疟发病率。经多年疟疾监测证实,已连续8年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达到基本消灭恶性疟的标准,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考核评估江苏省14个县 (市、 区)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防治效果。方法 方法 按照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 的要求, 采取听汇报、 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估。审核近2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 螺情变化和防治工作等数据资料; 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 每县 (市、 区) 分别在重、 中、 轻流行镇 (乡、 街道) 中各抽取1个流行程度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被考核村, 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结果 结果 2007-2010年江苏省对14个县 (市、 区) 进行了传播控制达标考核, 现场抽查了39个镇 (乡、 街道) 42个村。共计调查264个环境, 1 679.73 hm2 , 39 894框, 捕获钉螺2 179只; 解剖全部活螺405只,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计调查居民22 147人, 其中血清学检查22 147人, 阳性300人, 阳性率为1.35% (0.30%~4.26%); 粪检297人, 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共计调查家畜2 931头 (只), 其中牛230头, 猪2 333头, 羊368只, 均未查到阳性。14县 (市、 区) 均已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 能反映当地血吸虫病病情、 螺情等变化的血防档案资料。资料显示, 14个县 (市、 区) 均在考核前2年灭光了感染性钉螺, 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71年 (2~4年), 所有被考核县 (市、 区) 在考核前3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 结论 论 对照我国 《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GB 15976-2006), 江苏省14个县 (市、 区) 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0年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1年全省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传染源控制与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并打造了敏感而高效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于2017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对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防治历程及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经大规模防治及经济发展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9年在江苏省33个县(市)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0.3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9.95%和20.82%。共查出21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8种、吸虫2种、绦虫3种和原虫8种。感染1、2、3、4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88.70%、9.73%、1.48%和0.09%。人群中蛲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44%、6.97%、5.78%和4.66%。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0.12%和0.07%。蛲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0岁以下,钩虫感染率最高的是40~60岁年龄组。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较10年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寄生虫病仍是危害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儿童乙肝流行及疫苗接种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江苏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流行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城乡监测点1~14岁常住儿童1 894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江苏省1~14岁城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13%,78.43%,农村儿童分别为95.15%,57.96%;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乙肝病毒(HBV)感染流行率经标化调整后分别为1.10%,70.02%,3.40%,5.53%.结论 江苏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从1985年起开始供应碘盐的10个碘缺乏病流行县的碘缺乏病防治进程进行评估。方法1997年由县级机构采用PPS抽样进行自查自评,1997-1998年由省政府多部门组成评估组采用LQAS法进行复核。结果县级常规监测资料表明,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83年的41.9%逐年下降至1997年的3.9%。1985年后人群尿碘中位数一直保持在100μg/L以上,1993-1997年的居民户合格碘盐(碘含量在20mg/kg以上)食用率在90%以上。省级评估组的复核结果证实了县级评估结果。结论这10个县已经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运行机制,由于盐碘变异程度较大,有必要在生产环节加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传播规律,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病原学、蛟媒、血清学纵、横向监测技术。结果 71个流行县(市)经12-20年的横向监测,微丝蚴率从0.097%降到0、第12年后无幼线虫阳性蚊。11个纵向监测咪的11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1-5年内转阴,人群血清抗体水平与非流行区接近。结论 江苏省丝虫病已达到阻断传播标准。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远期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的远期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通过集体化疗达到控制肠道线虫病流行的3个村,监测停止化疗3年和5年后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并对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济文化卫生条件较好的苏南、苏中试点村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继续下降,经济卫生条件和居民卫生行为较差的苏北试点村人群肠道线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显著回升。土壤中虫卵污染情况和人群感染率的变化相一致。结论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的远期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和个人行为对巩固控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的集体化疗方案,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江苏省不同状况的3个村,分别采用每年1次或2次集体化疗并连续3年;对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苏南试点村连续3年每年1次集体化疗后,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从32.33%降至2.08%;钩、蛔、鞭虫的单虫感染率比防治前分别下降94.47%、86.60%、92.62%。苏中和苏北试点村经过3年6次集体化疗,总感染率由防治前的86.80%和88.76%下降至5.11%和7.98%;单虫感染率均比化疗前下降90%以上,苏北试点村钩虫感染率降至0。感染度、多重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与感染率同步下降。结论 在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应采用不同的集体化疗方案,以保证防治效果,避免盲目用药;对感染率30%左右的地区,每年1次集体化疗连续2—3年即可降至5%以下,在感染率高达80%以上的地区,每年2次,连续2—3年亦可将感染率降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