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分析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旨在提高本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10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结果骨囊肿6例,软骨母细胞瘤3例,骨巨细胞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脂肪瘤2例,血管瘤l例。各种病变既有相似性也有其独特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生化,可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检查特点及应用。方法对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中,9例单发,4例多发,共有病灶21个。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而MRI平扫时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原发性脑淋巴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25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25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6例出现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10例出现偏侧性充盈缺损;4例出现附壁性充盈缺损;5例出现完全性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和右室功能不全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可提供较为客观的资料,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到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实验组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穿刺时间为(3.2±1.4)min,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降低风险,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来判断其成像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曾在我院接受治疗200例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经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50例,检出率25%,其中38例为左前降支,9例为右回旋支及其分支,3例为右冠状动脉.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出现率高,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 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59例确诊为小肝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39例,肝左叶18例,肝尾叶2例,共发现67个病灶.单发癌结节43例,多发癌结节16例,结节直径0.6~2.9 cm.CT 平扫检出率为62.69%,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79.10%、73.13%和61.19%.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助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各种颈外侧部肿块增强扫描前后的CT、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外侧部肿块增强扫描前后的CT、MRI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强化特点及其与邻近血管和间隙的关系.结果 45例颈外侧部肿块中,鳃裂囊肿6例,淋巴管瘤6例,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瘤8例,颈动脉体瘤3例,淋巴瘤2例,淋巴结炎4例,神经鞘瘤5例,颈部脓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神经纤维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鳃裂囊肿、淋巴管瘤表现为囊性无强化;颈部脓肿表现为环形强化;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瘤表现为结节状轻中度强化与环形强化共存;淋巴瘤、淋巴结炎、巨大淋巴结增生、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呈轻中度强化;海绵状血管瘤、颈动脉体瘤呈高度强化.结论 颈外侧部肿块增强前后CT、MRI表现有特征性改变,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级迭代重建技术(iDose)在心血管低剂量螺旋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家猪10只,本组实验动物均进行以体重为基础的常规X线剂量(A组)及降低X线剂量30%(B组)、50%(C组)、70%(D组)128层前瞻性门控CT扫描,所有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测量主动脉根部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5分法评分),3分及以上为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并对4种重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B、C、D各组内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后图像的噪声依次降低而SNR、CNR依次升高,且用iDose-6重建与用其余3种方法重建后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FBP重建,A、B、C3组病例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D组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不能满足诊断;而经iDose重建后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其中用iDose-6重建后除D组6例病例外,其余病例的主观评分均在4分或以上。各组中iDose-6与FBP重建比较的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CT成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iDose)较FBP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CNR,提高图像质量,其中iDose-6重建效果最好;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用iDose-6重建可以降低70%的辐射剂量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小圆细胞肿瘤(small round cell tumor of bone,SRCT)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SRCT的影像表现。13例行X线平片检查,19例行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结果 28例中,淋巴瘤10例,尤文氏肉瘤6例,浆细胞肿瘤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4例,小细胞型骨肉瘤1例,间充质软骨肉瘤1例。CT、MR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多数破坏较轻,但灶周软组织肿块较大且大于骨侵犯范围。结论 SRCT既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各自也有其影像学特征,综合临床,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