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结扎脐带是由胎儿转变为新生儿的里程碑式标志,然而,对于结扎脐带的时机选择迄今尚存争议。目前尚无结扎脐带的统一标准,大多数临床医师均采用新生儿生后立即进行早期结扎脐带(ECC)的方法。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延迟结扎脐带(DCC)在增加新生儿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铁储备、减少新生儿贫血、增强免疫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笔者拟就近年来DCC对新生儿及婴儿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特点、病因、转归等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94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7.2%。294例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中,早产儿213例(72.4%),低体重儿201例(68.4%),比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P<0.0001)。早期血小板减少症95例(32.3%),晚期199例(67.7%)。轻度血小板减少症144例(49.1%),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50例(50.9%)。早期病例的最常见原因为免疫性(26.3%)、感染(18.9%)、母亲先兆子痫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9%)和宫内发育迟缓(13.7%)。83.4%的晚期病例的病因是感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39例(47.3%)合并出血事件,其中合并重症出血事件34例(11.6%),病死率5.4%。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高,早产儿、低体重儿是发病危险人群。早期病例的常见病因是胎盘功能不良,晚期病例的最常见原因是感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易合并出血事件,病死率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最佳的新生儿脐带结扎时机,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的心肌细胞情况进行观察。方法2014年4-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为采取延迟结扎脐带(延迟120 s结扎),对照组30例采用分娩后立即结扎脐带(生后15 s内)。生后8 h及72 h分别静脉采血测定人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 ANP)、人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 BNP)、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1生后6 h实验组与对照组的NT-Pro ANP分别为5831.00(4915.50-6929.50)fmol/m L和5776.50(4560.00~6937.50)fmol/m L,NT-pro BNP分别为222.50(186.75~276.00)fmol/m L和250.50(199.50~311.00)fmol/m L,CK-MB分别为51.00(39.7~68.25)U/L和44.00(32.75~55.25)U/L,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的NT-Pro ANP分别为4849.00(3775.00~5882.00)fmol/m L和4666.50(3720.50~5479.50)fmol/m L,NT-pro BNP分别为267.00(203.00~299.25)fmol/m L和266.00(198.75~312.50)fmol/m L,CK-MB分别为29.50(22.00~35.25)U/L和22.50(20.00~28.50)U/L,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在增加新生儿血容量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新生儿的心肌细胞的负荷,亦没有导致心肌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例因反复发热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15天男性新生儿,该患儿最终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方法 出生15天男性住院患儿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无汗,反复发热,我们对其进行皮肤活检最终确诊.结果 皮肤活检显示皮肤附属器消失,诊断为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本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