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以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自愿进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资料3552例,利用PCR膜杂交法对宫颈分泌物样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711例,感染率为20.02%,其中高危型、低危型及高低危混合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5.37%(546/3552)、2.59%(92/3552)、2.06%(73/3552);感染率较高的高危型HPV基因亚型依次为:HPV16、58、52及53,低危型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依次为CP8304、HPV42;样本以单一感染为主(占全部感染的74.68%);≤30岁组为感染的高峰年龄组(感染率为27.46%),各年龄组均以单一感染为主。结论女性HPV感染类型以高危型和单一感染为主,常见的高危型HPV基因型为16、58、52和53型,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及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某院发生的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暴发事件,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2022年2月9-14日该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院感监测软件预警的6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污染的环境样本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持续监测干预后患者及环境CRAB检出情况。结果 6例检出CRAB的患者,其中医院感染4例,定植2例。病例1、3、4、5来源CRAB,除对替加环素和左氧氟沙星中介外,其他全耐药,耐药谱一致。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暴发时CRAB检出率为20.00%(40/200),分别从床单元、设备仪器、医务人员及保洁员手中检出CRAB,且药敏结果与患者来源菌株一致。采用提高接触隔离落实率,严格执行手卫生,采取全院多科室联合的感染防控培训及督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持续3个月对该科室进行CRAB目标监测,结果发现3-5月CRAB感染率分别为25.00%(12/48)、18.75%(9/48)、12.50%(6/48),呈下降趋势(χ趋势2=56.00,P<0.05);连续环境卫生学采样,均未分离出CRAB,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接触隔离落实不足、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以及环境清洁不彻底可能是导致此次CRAB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调查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高危科室的住院患者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筛查情况以及探讨肠道CRE阳性的危险因素,为CRE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骨髓移植科、器官移植科、血液科,并进行肠道CRE筛查的住院患者;然后将住院期间大便CRE由持续阴性(≥1次)转为阳性(≥1次)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将大便CRE持续阴性≥3次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肠道CRE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危科室共878例住院患者进行肠道CRE筛查,筛查率为7.51%(878/11 697),阳性率为18.79%(165/878);肠道CRE筛查率最高的高危科室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38.50%),肠道CRE阳性率最高的高危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35.97%); 165例大便CRE阳性患者共检出170株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85.88%);病例组大便CRE由阴性转为阳性的平均时间为6天;年龄≥60岁、留置胃管是高危科室住院患者CRE阳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建议对高危科室患者加强肠道CRE筛查,尤其是高龄和留置胃管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