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杂的宫腔手术有时操作十分困难,甚至可引起手术失败或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复杂性清宫术120例,均在B型超声监视下实施清官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67、Survivin、VEGF和ERCC1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评价预后的价值。方法运用Ki-67、Survivin、VEGF和ERCC1蛋白抗体对40例精原细胞瘤与10例正常睾丸组织开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的表达情况,同时开展随访活动。结果 Ki-67、Survivin、VEGF和ERCC1蛋白在精原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60%、67.5%、42.5%,与正常睾丸组织表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精原细胞瘤患者的Ki-67、Survivin、VEGF的表达情况可以了解肿瘤增殖状况,通过检测ERCC1的表达可以判断肿瘤对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tospin离心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168例TCT检查病例资料,行TBS分类诊断,其中上皮细胞异常190例,对LSIL病变以上(含ASC+HPV)的2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宫颈上皮病变患病率≤20岁组最高(33.33%),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组(8.91%,7.35%,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68例患者标本细胞学检查检出感染细胞82例(3.78%),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190例(8.76%),包括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66例,低度病变(LSIL)18例,高度病变(HSIL)6例。结论宫颈疾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CytospinTCT细胞技术能明屁提高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且与病理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ytospin 离心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科2168例TCT检查病例资料,行TBS分类诊断,其中上皮细胞异常190例,对LSIL病变以上(含ASC+HPV)的2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宫颈上皮病变患病率≤20岁组最高(33.33%),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龄组(8.91%,7.35%,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68例患者标本细胞学检查检出感染细胞82例(3.78%),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190例(8.76%),包括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66例,低度病变(LSIL)18例,高度病变(HSIL)6例.结论 宫颈疾病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Cytospin TCT细胞技术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且与病理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玻璃纤维桩表面经聚多巴胺或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与树脂水门汀的微推出粘接强度,探讨玻璃纤维桩表面聚多巴胺化学改性处理对其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将30支玻璃纤维桩随机分成3组,每组10支,组1为聚多巴胺组,组2为硅烷化组,组3为对照组. 将各组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在根管内进行粘接,用精密切片机切出微推出实验试件,测定其微推出粘接强度并观察破坏模式. 结果:组1(聚多巴胺组)微推出粘接强度为(7. 909 ± 1. 987) MPa,组2(硅烷化组)为(5. 906 ± 0. 620) MPa,组3(对照组)为(4. 678 ± 0. 910) MPa,聚多巴胺组粘接强度值高于硅烷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相较硅烷化处理,应用聚多巴胺处理玻璃纤维桩表面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其与树脂水门汀在根管内的微推出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