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时相PET显像诊断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在诊断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5例胃癌术后患者行常规PET及延迟显像。结果 55例术后患者中,13例胃部显影,10例Ⅰ级摄取,延迟显像后6例摄取增高,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平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变化率(△SUV)为(37.3±24.6)%,局部复发病灶显像较常规显像多检出6例;局部复发并转移15例,均为Ⅱ、Ⅲ级摄取,延迟显像后摄取变化不明显,平均SUVmax与常规显像无差异;转移17例。CT共检出22例复发或转移。结论 双时相18F-FDG PET能较常规PET及CT更好地鉴别良性摄取、术后复发及转移,有效提高胃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3.
~(18)F-FDG PET显像诊断胆囊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临床怀疑的胆囊癌患者均行^18F—FDG PET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并与CT、手术、腹腔镜取病理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检查确诊4例胆囊癌,3例胆囊良性病变。^18F-FDG PET显像均正确定性。CT对6例作出正确定性。2例PET显像发现了CT未发现的转移灶3处,并对1例胆囊癌患者进行了正确疗效评价。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FDGPET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FDG PE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5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行FDG PET显像,并与CT及血清CE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DG PE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3%、93.8%、94.1%;CT结果为84.4%、57.9%、74.5%;血清CEA结果为57.9%、85.7%、65.4%.51例患者中FDG PET显像发现29例肝脏转移,灵敏度为100%,CT诊断肝转移21例,灵敏度为72.4%.结论FDG PET显像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明显优于CT及血清CEA.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性病的防治经验 ,对桓台县卫生防疫站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6月治疗的 2 0 6例性病病人资料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本组性病病例为桓台县卫生防疫站性病监测中心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6月治疗的病人。临床资料完备 ,全部病人均经免疫荧光显微仪检测和血清学检测。2 结果2 .1 性别与年龄分布  2 0 6例病人中 ,男性 15 0例 ,女性 5 6例 ;19~ 2 2岁的 13例 ,2 3~ 4 0岁的 170例 (占82 .5 2 % ) ,4 1~ 4 9岁的 2 0例 ,5 0~ 6 4岁的 3例。2 .2 病种分布  2 0 6例病人中 ,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 (NGU ) 16 1例 ,占 7…  相似文献   
6.
发作间期PET显像与发作期SPEC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PET显像与发作期SPEC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对54例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PET和发作期SPECT2次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发作间期PET显像示低代谢者中33例(61.1%)表现为单叶局限性低代谢,21例(38.9%)表现为多个病灶或弥漫性改变。发作期SPECT显像50例可见高灌注灶,高灌注中37例(74%)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13例(26%)为多个病灶,未见弥漫性高灌注。2项检查比较,46例(85.2%)2项检查结果相符合,其中32例(69.6%)显示为颞叶病灶。发作间期PET示多病灶及弥漫性改变者于发作期SPECT为像时为9例(42.9%)转化为单叶局限性病灶,7例(33.3%)排除了部分低代谢病灶。结论:癫痫灶灌注与代谢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发作间期PET显像定位癫痫灶解剖结构显示较为清晰,发作期SPECT显像替代发作期PET检查可提高定位特异。2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排除非致痫性病变和发作过程中痫性电活动的泛化,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FDG PET与发作期SPECT脑显像在小儿顽固性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小儿顽固性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FDG PET与发作期SPECT显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发作间期PET表现为局限性单叶代谢减低,14例表现为多灶或弥漫性改变。发作期SPECT显像18例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10例为多处高灌注灶。30例患者中26例(86.7%)两项检查结果相符合,12例PET发作间期呈多病灶或弥漫性改变者,6例于发作期转化为单叶局限性病灶。结论:发作期SPECT结合发作间期PET显像,两者联合应用优势互补,可提高癫痫定位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