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疟疾严重危害着东南亚国家人民的健康,从3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就开展了对疟疾媒介的调查和防制研究,但多数国家由于存在野栖媒介,防制效果不理想,因而不能阻断传播.疟疾仍然在局部地区流行、东南亚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传疟媒介和我国海南岛有些类似,了解该区域疟媒的生态习性和防制措施,对我们制定防制措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往记载巴拉巴按蚊的飞行距离,大都通过流行病学间接测量,所得数据并非十分准确。对于直接测量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寻找标记蚊虫的有效方法,我们进行了实验室标记蚊虫试验,现将标记观察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蚊种: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二、标记原料:美兰、刚果红和金粉(南京化工厂出产)。三、标记方法: 1.美兰和刚果红:将羽化后一天的致乏库蚊雌蚊,以指管套捕入15×15×15cm蚊笼中,分别将配成6%的美兰或刚果红的水溶液,用喷雾器距蚊笼约20cm处两侧轮换且均匀喷洒10次,喷洒时间共20秒钟。在室温25℃±1℃,湿度80~90%的环境中,以10%萄葡糖  相似文献   
3.
用金属粉标记新羽化大劣按蚊30,052只,在海南岛琼中县山林地区的山谷释放,以释放点为中心,在东、南、西、北方向设回收站,用人饵诱捕连续四个晚上,雌蚊的回收率为0.472%。在各个方向回收的雌蚊数目并无显著差异,而且扩散均达到1km,最远的距离在南边1.4km。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1994年在海南岛石山地区埃及伊蚊种群密度高峰期,应用苏云金杆菌H-14块状缓释剂(剂量:0.0005%),对家庭积水容器中埃及伊蚊幼虫进行了现场毒效研究。结果显示,投药后1个月室内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从投药前的123.26降至2.56,最高下降率97.42%;投药后3个月室外布雷图指数从投药前的136.11降至3.33,最高下降率为97.13%;投药后70天埃及伊蚊成蚊相关密度指数为0.044,下降率达95.60%,有效地控制了该蚊高峰期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们曾对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tls)的扩散范围进行了初步的实验观察。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蚊种的扩敞活动,此次实验改用全面设置固定回收站的办法,通宵观察一夜的扩散范围,对今后制定规削防制区域界限提供更为充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保亭地区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地处北纬18°24′~18°53′,东经109°21′~109°51′之间,面积约1,645km~2,年平均温度为20.7~24.5℃,年平均降雨量1,500mm以上,属季风热带气候。以往保亭地区蚊类调查,仅局限于个别媒介蚊种,全面调查未见报道。为了防制蚊媒病提供资料依据,我们于1991年对该地区进行蚊类调查。所采集蚊虫标本,经鉴定有11属,64种,其中库蚊属22种,按蚊属15种,  相似文献   
7.
埃及伊蚊为本岛平原区登革热最主要的传染媒介。主要孽生在居民区水缸和容器积水中。以往杀灭埃及伊蚊多用化学杀虫剂喷雾,但由于没有处理食用水缸,这种措施仅能短期降低成蚊密度,未能使其绝迹,而且化学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蚊虫产生抗性,又不经济。为了进行生物灭蚊,我们对本岛  相似文献   
8.
9.
海南岛自1959年大规模开展抗疟以来,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地区,经过室内滞留喷洒已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阻断了疟疾的传播,疟疾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是,以大劣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山林区,由于该蚊种的野栖习性,多年来虽经多种防制措施,仅能降低密度和寿命的作用,这些地区疟疾仍在不断传播,大劣按蚊成为当前海南岛最重要的传疟媒介。为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