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的1/3。然而,国内过去文献仅限于描述性研究,国外也很少按白血病细胞类型进行研究。为探索儿童白血病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细胞类型白血病病因学特异性,1985~1986年在上海市区进行全人群的儿童白血病病例一对照研究,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肿瘤之一。国外曾有一些研究提示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父母某些特征,如父母职业、父母年龄及出生时儿童自身特征如出生体重,出生次序等可能有关。我们于1985年~1986年在上海市区进行了一次全人群的儿童白血病病例——对照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女性家务劳动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区中老年妇女的家务劳动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女性健康队列基线资料中共74942名中老年妇女的家务劳动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家务劳动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每周花费14h进行家务劳动,其中68.3%的对象表示担任家庭中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活动量达到全部非职业性体力活动总量的1/4。家务劳动活动量与乳腺癌、直肠癌、卵巢癌和肺癌的患病率均呈负相关,OR分别为0.79(95%CI:0.73,0.87),0.53(95%CI:0.42,0.70),0.71(95%CI:0.55,0.95)和0.52(95%CI:0.36,0.73),根据活动量分层后显示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检验P≤0.05)。家务劳动与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OR分别为0.85(95%CI:0.68.1.05)和1.03(95%CI:0.79,1.33)。结论:家务劳动是中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乳腺癌等一些常见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区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1204)和普通对照人群(n=1212)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个人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OC)及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疾病及家族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fic回归模型分析宫内节育器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上海市区女性所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类型主要为金属环和V型塑料环。分别占使用者的68.1%和20.7%。与从未使用过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比较,使用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调整后OR=0.57(95%CI=0.47~0.69),且随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在从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曾使用IUD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51(95%CI=0.41~0.64)。结论绝经前后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舒晓鸥  高玉堂 《肿瘤》1989,9(4):150-153
卵巢癌为妇科常见肿瘤之一,但其病因还不甚清楚,为了探讨卵巢癌的危险因素,于1984~1986年在上海市区进行了一次基于全人群的病例一对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研究的病例为1984.9.1~1986.6.30日期间新诊断的年龄在18~70岁之间上海市区户口的卵巢癌病例。共收集了258例。完成访问229例  相似文献   
6.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 ;除2 0岁左右外 ,成年各阶段的体重指数 (BMI)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体重增加 >7.5kg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但体重增加比例为 15 %以上只在 4 0~ 5 0岁年龄段有显著意义。 2 0~ 30岁的体重减轻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体重、BMI、腰围臀围比 (WHR)的测量值大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身高、坐高身高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结论 青少年时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显著联系 ,而成年时期的肥胖程度和体脂的分布均是独立危险因素。 30岁前后体重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认桥  郑苇  李泓澜  高玉堂  舒晓鸥  项永兵 《肿瘤》2012,32(12):992-1000
目的:探讨上海市成人男女性身高与常见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1996-2000年上海市女性健康队列(Shanghai women’s health study,SWHS)和2002—2006年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Shanghai men’s health study,SMHS)基线调查资料获得身高和肿瘤相关信息,排除身高数据缺失和随访时间<1年的对象,最终女性队列74709人、男性队列61161人纳入本次数据分析对象。随访至2009年底,女性队列累积收集肿瘤病例4031例,男性队列累积收集肿瘤病例2047例。用COX回归模型估计身高与常见肿瘤的相对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调整相关潜在混杂因子[如年龄、体重、体力活动、能量摄入、职业、经济收入和生理因素(仅对女性)等]后,身高每增加1个标准差单位(本研究中男、女性都为6cm),女性总肿瘤发生的HR值为1.04(95%CI:1.00~1.08),其中胃癌HR值为1.18(95%CI:1.05~1.33)、肾癌HR值为1.34(95%CI:1.06~1.70)、乳腺癌HR值为1.05(95%CI:0.99~1.12);男性总肿瘤发生的HR值为1.06(95%CI:1.00~1.11),其中肺癌HR值为1.11(95%CI:1.00~1.25)、胰腺癌HR值为1.34(95%CI:1.02~1.75)、直肠癌HR值为1.23(95%CI:1.01~1.49)、前列腺癌HR值为0.78(95%CI:0.66~0.94)。结论:身高与恶性肿瘤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的肿瘤发生部位,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父母职业与儿童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白血病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母亲孕期从事化学品生产及处理,金属冶炼及处理、农业及林业生产、制药及医务等工作与子代白血病危险度增高有关,母亲孕期接触苯、汽油、农药等,其子代急性淋巴及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均见升高,但苯的暴露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更为密切。未发现父亲职业及职业暴露与儿童白血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男性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老年男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区8个街道40~74岁的中老年男性,2002-2006年期间共调查61 500人.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WHR)作为肥胖的测量指标.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被访者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8%、7.7%和49.7%.在所有被访者中,66.7%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26.5%)居首位.分别调整WHR和BMI,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泌尿道结石、中风的患病率随BMI和WHR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5种疾病的OR值为1.16~3.13;WHR最大组与最小组相比,5种疾病的OR值为1.20~1.69.趋势检验P值均<0.05.糖尿病与WHR呈正相关,WHR最大组的患病率是最小组2.40倍(95%CI:2.14~2.70),而糖尿病与BMI无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下降,肥胖组与正常BMI组相比,OR=0.87(95%CI:0.77~0.98);而WHR结果 则相反,WHR最大组的OR值为最小组的1.26倍(95%CI:1.14~1.40).结论 高血压、胆结石、泌尿道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在肥胖男性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病率与向心性肥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哺乳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的30~69岁、有上海市区户口的832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与随机抽取的846例全人群对照进行生育及哺乳史的调查,取其中有活产史的病例754例和对照805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以评估哺乳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在有活产史的妇女中,哺乳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低于从未哺乳者,OR=0.76,95%CI:0.56~1.03.随着累积哺乳月数和每次活产平均哺乳月数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值分别为0.05和<0.01).这种下降趋势亦见于末次哺乳年龄与子宫内膜癌的联系中,而且随着停止哺乳年数的增加,哺乳的保护作用下降.未见哺乳与活产次数的交互作用.结论哺乳,尤其是近期哺乳,有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