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  相似文献   

2.
胰腺体外震波碎石术(pancreatic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P-ESWL)是治疗胰管结石的重要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认可。但有关P-ESWL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以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国际与国内均尚未形成相关共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ESWL的临床应用,由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及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在参考国内外P-ESWL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应用经验,组织国内专家编写了本共识。该共识重点介绍了P-ESWL的设备、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及并发症防治等,旨在提高相关专科医师对P-ESWL的认识,规范P-ESWL流程。  相似文献   
3.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CP常见病理变化, 20%~40%的CP患者病程中发生PPC。PPC可加重CP患者腹痛, 部分会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PPC是CP治疗的重要一环。临床上CP继发PPC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既往文献, 就CP继发PPC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囊胰腺病是一类特殊的胰腺囊性疾病, 临床上非常罕见, 影像学上表现为胰腺实质呈多囊样改变。根据是否合并有其他脏器病变, 多囊胰腺病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无胰腺外器官累及, 也称为孤立性多囊胰腺病;另一类属于特定类型遗传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本文围绕多囊胰腺病的认识历程及孤立性多囊胰腺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临床预后等做一综述, 旨在加深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前,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已步入成熟,ERCP的治疗操作的也广泛开展.ERCP操作过程中对胃肠道产生不适刺激和恐惧心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操作;对于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风险,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ERCP应用.在ERCP术中采取镇静和麻醉可以使患者消除恐惧减轻痛苦,顺利的完成诊疗,而且麻醉监管技术的应用更加便于监测并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6.
胰腺结石是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特征性病理改变,90%的CP患者在病程中伴有胰腺结石[1].对结石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深入研究,可望为胰腺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胰腺结石化学成分分析 1.元素分析:构成胰腺结石的主要化学元素为钙,占9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硫、钾以及铁、铬、镍等元素.Pitchumoni等[2]通过直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DCP)发现胰腺结石主要由钙和其他17种元素组成.但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胰腺结石的形态结构以及元素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结石中心由致密的网状纤维构成,富含铁、铬、镍3种元素,几乎不含有钙,而结石表面呈波浪状,存在大量细小颗粒,富含钙元素,不含镍元素.景在平等[3]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胰腺结石进行分析发现胰腺结石外层致密光滑,主要含钙(96.26%),中心部分呈不规则海绵状结构,主要含硫和氯.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实现微创治疗和诊断的同时,操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密切监护患者,及时控制并治疗ERCP术后并发症,住院治疗作为内镜介入的首选方式。但部分学者认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国外门诊ERCP已积累了多年的临床经验,研究显示门诊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它可以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9.
血淀粉酶升高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且无明显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高淀粉酶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同工酶分析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上,应对高淀粉酶血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当的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及纤维化,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伴假性囊肿等并发症[1-2]。在全球范围内,CP发病率为9.62/10万,患病率为(36~560)/10万[3-6],死亡率为0.09/10万,CP患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患者数量约为女性的2倍[7]。CP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腹膜后疾病诊断技术包括CT、磁共振、超声内镜等的应用逐渐增多相关[8-9]。CP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防治并发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疼痛是CP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而疼痛模式是决定临床采取何种治疗手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