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Piroxicam(环氧化酶-1选择抑制剂)和NS-398(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含20μg脂多糖的缓释小丸植入兔角膜基质以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使用不同浓度的Piroxi-cam和NS-398滴眼剂滴眼,植入10d后分析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采用MTT法分析Piroxicam和NS-398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0.01μmol/LNS-398和0.01μmol/LPiroxi-cam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浓密,其它组因抑制剂的不同及浓度的不同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0.5,5及50μmol/L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结论:环氧化酶-1特异性抑制剂和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时,NS-398的抑制效果强于Piroxicam。在高浓度时NS-398较Piroxicam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胡燕华  王适群 《眼科研究》2004,22(5):511-51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对其病变本质及发病机制仍有争论。病理学研究认为,胬肉上皮细胞在其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以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培养的结膜及翼状胬肉上皮细胞MMP2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翼状胬肉形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Sofast基因转染试剂(Sofast)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Lipo)经不同途径向大鼠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N2),观察其在颌下淋巴结(SMLN)的表达。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9组:Lipo/DNA前房注射组(A)、结膜下注射组(B)、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C)和下睑皮下注射组(D);Sofast/DNA前房注射组(E)、结膜下注射组(F)、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G)、下睑皮下注射组(H)和阴性对照组(I)。分别于注射后48小时取同侧SML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查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的SMLN中PEG-FP-N2的表达。结果A-D、E-H各实验组的SMLN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相同载体不同部位注射DNA后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和下睑皮下注射组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转染效率。相同部位不同载体注射DNA后Sofast/DNA注射组的转染效率高于Lipo/DNA注射组。结论Sofast在SMLN的基因转染中优于Lipo。DNA/Sofast可以通过颞下方穹隆部注射和下睑皮下注射在SMLN获得相对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噻吗心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尚需研究其长期疗效如何(迄今多数只有1~2年观察),以及长期应用有何副作用。因此作者用此药治疗一组患者连续观察达3年之久,并报告其结果。治疗对象共有36例,15例为开角型青光眼,21例为高眼压。用药方法为单独应用噻吗心安或联合应用毛果芸香碱、醋氮酰胺、或其他药物。每隔3个月检查眼压、日曲线、眼底、及视野,同时注意眼前部有无变化、主观感觉如何、及有无全身副作用。凡单独应用此药(0.25%)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者可将浓度调至0.5%,再不能控制时,可加用其他药物。用药不能控制眼压者,可考虑用手术治疗。结果发现本组患者在36个月后,36例中只有21例可坚持药物治疗,其中有7例开角型青光眼,14例高眼压。7例开角型青光眼中仅1例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LEEP刀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的临床使用价值。途径:通过对2011—03~10这8个月份内在本院做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216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手术平均所耗时间4~9min,出血量3~5mL。经过连续观察3个月后发现: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成功率能达到96.5%,总的有效率是百分之一百。总结:LEEP刀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且其操作简单,已经被证明是目前根治宫颈糜烂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胡燕华  曹庆博 《中国厂矿医学》2013,26(4):374-375,37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及镇静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预防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颈丛阻滞成功后,K组予氯胺酮0.5mg/kg,静脉缓慢推注,F组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P组予单用丙泊酚。3组均以丙泊酚0.4μg/ml为初始靶浓度,根据Ramsay评分及双频谱指数(BIS)值适当调整靶浓度,必要时每次增减0.1μg/ml来加深或减浅麻醉,维持Ramsay评分3~5分,BIS值70~80之间。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5min(T0)、颈丛阻滞后10min(T1)、用药后10min(T2)、用药后20min(T3)、分离甲状腺过程中(T4)、手术结束时(T5)患者的MAP、HR、SpO2、BIS值,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预防牵拉反应效果最好,丙泊酚用量最少,MAP、HR相对平稳。F组次之,P组较差,需用较大剂量丙泊酚才能预防分离甲状腺时的牵拉反应。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有效预防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癌症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癌症病人生存率随之有显著提升。化疗是必要的癌症辅助
治疗方法,但蒽环类化疗药在治疗癌症同时,会伴随心脏毒性发病率的升高。蒽环类化疗药引起心功能不全是
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的检测心功能,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在心脏毒
性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超声心动图对于检测蒽环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 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像差进行分析.结果 角膜板层刀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飞秒激光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两组的高阶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自动角膜板层刀组球差增加明显高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增加,对提高LASIK术后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非球面切削与普通球面切削的视力、Q值和像差差异,探讨非球面切削对提高视觉质量的作用。方法高度近视眼病例56例(112眼)分为两组,分别行非球面切削(52眼)与普通球面切削(60眼),对两组术后10d,1、3、6个月的视力、Q值以及术后6个月的像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期裸眼视力均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普通球面切削组术后各时期Q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非球面切削组术后10d、1个月Q值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3个月、6个月Q值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各时期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球面切削组像差增加又明显高于非球面切削组(P〈0.05)。结论使用非球面切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高阶像差增加的问题,对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