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9例尿毒症患者,观察组30例给予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指标与心脏结构之间的差异。结果经治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睡眠与食欲好转,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RP、IL-6、IL-8、TNF-α、Ab与Hb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PWTd)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疗效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与延缓心脏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检测在评估IgA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中的价值。方法将45例IgA肾病患者采用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其肾小球滤过率值分为3组,并同时测Cys C和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在IgA肾病病患者中,SCys C随GFR的下降呈明显改变,对早期肾脏的损害明显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IgA肾损害的患者中,SCysC与GFR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 SCysC检测在IgA肾病患者中能更为早期准确地发现肾功能损害,对临床评估IgA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的动态变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RIF)组(5 μg/L TGF-β1)、阳性对照组(5 μg/L TGF-β1+10 μmol/L贝那普利)、SSD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SSD+DKK-1组(5 μg/L TGF-β1+10.00 μmol/L SSD+100 μg/L DKK-1)。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胶原蛋白Ⅰ(Collagen Ⅰ)相对表达量。 结果对照组、空白溶剂对照组细胞有序、紧密排列,RIF组细胞呈现出长梭形且细胞排列分散;阳性对照组、SSD组和SSD+DKK-1组中长梭形细胞较RIF组减少且细胞分散程度降低。RIF组E-cadherin荧光斑低于对照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E-cadherin、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SSD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RIF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RIF组(P<0.05)。SSD+DKK-1组E-cadherin荧光斑和蛋白表达高于SSD组(P<0.05),α-SMA荧光斑和MMP-7、Snail、α-SMA、β-catenin蛋白表达、Collagen Ⅰ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SSD组(P<0.05)。 结论SSD可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途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PAR在原发性FSGS患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原发性FSGS患者(17例)血清,以健康志愿者(10例)及其他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正常及疾病对照,采用ELISA检测suPAR水平;(2)采用suPAR体外刺激足细胞,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收集细胞,提取RNA,行RNAseq;(3)足细胞RNAseq数据差异基因筛选,上下调基因行KEGG及GO通路富集分析,热图展示足细胞局部黏附、滤过膜、细胞骨架及内吞相关基因变化情况,并行qPCR验证。【结果】(1)FSG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他肾病综合征(N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2)suPAR刺激显著改变人足细胞转录组,共筛选出272个上调基因和288个下调基因;(3)上下调基因分别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发现focal adhesion及DNA复制及损伤修复相关通路显著下调;(4)suPAR未显著增加足细胞凋亡。【结论】原发性FSG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suPAR可能通过干扰基因组稳态,破坏足细胞局部黏附、滤过膜及细胞骨架相关功能分子促进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蛋白(Ab)与血红蛋白(Hb)的含量,治疗前后进行两次SF-36问卷调查评估生存质量。结果:HDF组与HD+HP组治疗后CRP、IL-6、IL-8、TNF-α的清除及Ab与Hb上升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前后三组患者行生存质量评分,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方面,HDF组与HD+HP组治疗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情绪角色功能在治疗前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HP及HDF能更好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1~12月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151例,根据研究18个月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记录相关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无相关性(P=0.132),年龄、糖尿病、口服阿司匹林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阿司匹林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口服阿司匹林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特点,寻找NS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32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尿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肌酐、血脂水平、有无冠心病、感染。所有患者根据结局分为NS组203例和NS发生心源性猝死组29例(猝死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32例NS患者并发感染63例(27.2%),血栓栓塞9例(3.9%),急性肾功能不全21例(9.1%),脂代谢紊乱155例(66.8%);猝死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17.24%(5/29),明显高于NS组患者的1.97%(4/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中动脉栓塞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并发心源性猝死组的收缩压水平、血肌酐水平、冠心病和血栓栓塞的比例均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栓塞和收缩压高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并发心源性猝死患者多见动脉栓塞;收缩压水平升高和血栓栓塞是NS并发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根据建立部位的不同分为腕部内瘘组(43例)、上肢前臂内瘘组(37例)和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8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的内瘘血流量、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上臂肱动脉内瘘组的内瘘血流量最高,达(336.25±70.14)ml/min,明显高于腕部内瘘组和上肢前臂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流通畅方面,3组1个月通畅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上臂肱动脉内瘘组1年、2年和3年的通畅率(分别为76.32%、60.53%和52.63%)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年内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21.05%、31.58%和26.32%,较其余两组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内瘘位置,需密切注意后期通畅率和并发症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生存率.方法 纳入2010年1至6月在我院规律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随访至201 3年6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经筛选,83例患者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血液透析53例,腹膜透析30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血液透析患者较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更好(P=0.045).结论 在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或许更适合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