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且可定量的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病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马尔尼菲青霉ITS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目标序列后,将鉴定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得出拷贝数与循环阈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表达式,并做灵敏性、特异性试验。结果: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特异,相关系数为1.938,最低检测的拷贝数为8.5个/反应管。结论:建立了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病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感染程度及对治疗的指示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膳食因素、24h尿pH和出入水量在不同类型尿结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2例经泌尿外科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排出的尿结石标本;对照选自同一医院内科住院无尿结石的30例患者。尿结石标本经红外光谱议鉴定结石成分,确定结石类型;以封闭式问卷,专门调查员询问病例与对照组的饮食习惯,被调查者自我评价日常生活中常吃或不常吃的饮食,检测24h尿pH和出入水量。运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一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38.0%;草酸钙结石和合草酸钙结石占结石总数的78.0%。4种不同类型尿结石的主要危因素:92.9%的一水草酸钙(COM)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85.7%的患者24h尿pH低于6.0(P〈0.01);90.0%的一水草酸钙+磷酸三钙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P〈0.01);100%的尿酸结石患者常吃动物蛋白,24h尿pH低于6.0(P〈0.01);二水草酸钙(COD)结石患者少吃西红柿、芹菜,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长期大量吃动物蛋白,24h尿pH低于6.0,饮水量低于1500mL/d是尿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每组6例。A因子:用四联围针皮下注射患者疼痛区。B因子:口服加巴喷丁。A1B1:同时应用A、B两种治疗方法;A1B2:用A不用B治疗;A2B1:不用A用B治疗;A2B2:不用A与B治疗,仅服维生素C片。每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裂区设计处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为:A1B1组:7.50±1.05分,A1B2组:6.50±1.38分,A2B1组:5.50±1.87分,A2B2组:2.00±0.89分;裂区方差分析:A与B治疗PHN均有效,A更好,二者有交互作用(A:P=0.003;B:P<0.01;A*B:P=0.011)。应用A、B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四联围针皮下注射及加巴喷丁口服治疗PHN均安全有效,前者较后者效果更好,二者联用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178个甲) 趾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再按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和甲真菌病严重度指数(OSI)分值高低各分为不同亚 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激光治疗(1次/周,共8次)。乙组第1周口服伊曲康唑0.2 g,2/日。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临床评分、外观变 化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12个月,临床有效率甲组31.33%、乙组35.79%;真菌清除率甲组30.00%、 乙组41.18%;两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O/OSI变化,甲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 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O<12、OSI<16时,不同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SCIO≥12、OSI≥16时,不同 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有差异性(P<0.05)。分别有33.71%、74.72%、70.79%的病甲在面积、形状、颜色方面得到改善。62.16%患 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1年内有效改善甲真菌病病甲的外观,对 于较为严重的甲真菌病,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是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巢式PCR对不同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检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着色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及其他深部真菌病石蜡组织标本共44份,行组织病理观察并提取石蜡组织标本中DNA。使用针对着色霉、孢子丝菌及马尔尼菲青霉核糖体DNA特定区域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分别对所提取的真菌DNA进行扩增。分析巢式PCR对这3种病原真菌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检查方法比较。结果 20例着色芽生菌病组织蜡块中8例扩增阳性,10例孢子丝菌病组织蜡块中7例扩增阳性,10例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蜡块均扩增阳性,其余对照深部真菌病组织蜡块扩增均为阴性,巢式PCR检测3种真菌的敏感性分别为40%、70%和100%,特异性均达到100%。组织病理检查3种真菌的阳性率分别为95%、70%、80%。结论 巢式PCR扩增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真菌DNA是诊断深部真菌病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  相似文献   
7.
报道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特比萘芬成功治疗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并探讨F.nubica的 真菌学、体外药敏试验和动物实验特点。患者,男,60岁,右手背约30 mm×40 mm暗红色斑块10个月,无痒痛。皮损KOH直接 镜检、组织病理见特征性的硬壳小体;沙堡培养基26 ℃培养2周见灰黑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见着色霉属特征性枝孢样产 孢结构。对所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ITS序列测序鉴定为F.nubica。采用M38-A2方案对该致病菌进行9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 敏试验,结果显示特比萘芬MIC值最小(0.125 μg/mL)。我们应用该F.nubica菌株成功构建了模拟临床的着色芽生菌病Wistar 大鼠模型,并使用长脉冲1064 nm Nd :YAG激光(脉宽3.0 ms、能量24 J/cm2、光斑直径3 mm,频率4 Hz,间隔30 s,照射共3轮) 治疗,2 次/周连续8 次后停用,结果显示经过8 次照射可诱导病变组织局部大量淋巴细胞聚集,促进病变恢复,但不能杀灭真 菌。临床上,患者经长脉冲1064 nm Nd :YAG激光照射(1次/周,剂量同上)联合口服特比萘芬0.25 Bid治疗共8周后皮损明显 好转,复查真菌学阴性,随访20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或受损的病人越来越多,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后常不佳,而早期有效地用药对遏制疾病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肺部感染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对肺部感染深部真菌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6例肺部感染深部真菌患者平均年龄49岁,均有基础疾病,均应用广谱抗生素月余,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共检出深部真菌89株,其中致病性新型隐球菌2株,占2.25%;条件致病性真菌87株,占97.75%.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76.40%;2种以上深部真菌混合感染者占13.16%,及时抗真菌治疗效果尚好.结论:在肺部感染深部真菌的危险因素中,患者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广谱抗生素是重要的诱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