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性。因突发上腹部剧痛10小时,伴恶心、呕吐、腹泻于2000年5月15日来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外伤史。查体:BP:90/60mmHg,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急诊B超检查见:肝左叶下方探及大小为3.0cm×2.4cm实性偏低回声区,形态规整,无明显包膜,突向肝脏表面,内部回声欠均匀,侧动探头该低回声区与肝组织无明显分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同时应用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结果高频超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坏死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可以对阑尾的壁层结构细节显示更清晰,为临床通过病变结构进行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使用B超诊断各种非结石病因阻塞性黄疸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来自我院的100例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0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60例来源于胰头,22例患者来源于胆总管,18例患者为十二指肠。使用B超对占位病灶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85%。结论使用B超对各种病因所导致的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是比较好的显像方法,结合临床能够提高该毕竟的病因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病例患者,男,60岁,因左上腹不适20年,近10天感上腹疼痛就诊。查体:体温37.2℃,脉搏86次/分,呼吸 21次/分,血压: 120/ 70mmHg,腹软,上腹压病,莫菲氏征阳性,脾大,肋下约10cm,压痛,临床考虑为:胆囊炎,脾大原因待查。遂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大小为7.6cm× 2.8cm,胆囊壁厚 0.4cm,毛糙,胆囊内见直径1.8c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并随体位变化而移动。脾脏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脾门切迹消失,脾厚9.6cm,肋缘下10.3cm,内部呈弥漫分布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切面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的1341例孕妇,通过不同切面对胎儿的血流状况与心脏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孕妇引产后的尸检结果和新生儿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41例超声心电图共检测出30例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与孕妇引产后的尸检结果和新生儿随访结果相符的有28例,占93.3%,剩余2例与孕妇的产前诊断具有很高的符合度。在新生儿随访过程中,房间隔缺损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漏诊2例,漏诊率是9.1%,而胎儿的心脏畸形包括多个类型,例如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右心室发育不良、三尖瓣下移畸形、严重心律失常、房间隔膨胀瘤、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左心室发育不良等。与产前超声心电图的符合率是90.1%。结论不同切面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诊断出胎儿心脏中存在的畸形,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而且还能够减少我国新生儿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胡景梅 《中外医疗》2014,33(7):189-19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超声科诊断的150例异位妊娠病例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二者联合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腹部超声卵巢显示、附件区的包块、卵黄囊、胎芽、胎心搏动、宫内假孕囊检出率90%、61.3%、22.7%、21.3%、4.7%、9.3%,均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98%、95.3%、33.3%、38%、12.7%、22%,联合检查,100%、100%、36%、39.3%、14%、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联合检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3种检查方式在直径〈3.0cm检出率100%、91.4%、100%无明显差异,P〉0.05,腹部超声在直径≥3.0cm检出率明40%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联合检查,98.3%、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准确率高于腹部超声,但是仍然需要二者联合应用,来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岁。因发热、腹胀痛4天于2001年1月1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8℃,精神差,巩膜黄染,腹部膨隆,右中下腹压痛,肝脾触诊不满意,遂行B超检查,发现于右中上腹可探及15.1cm×13.8cm囊性病变,囊腔内可见散在强回声斑,后伴“慧星尾征”、间以少许细带状稍强回声,近囊后壁处为密集点状回声,呈“层状”分布,随体位变化稍有移动。该囊性包块与肝内胆管相沟通,部分肝内胆管管径宽窄不一,最大内径1.6cm。于囊性包块的后方可探及门静脉,左侧至胰头部(图1)。胆囊位置前移,大小约6.5cm×2.2cm,壁厚0.4cm,毛糙,胆囊腔内显示暗淡点状回声,超声诊断为:1.右中上腹囊性包块,巨大胆总管囊肿,其内所见多考虑胆固醇沉着及炎性沉积物;2.部分肝内胆管囊状扩张;3.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患者遂住院治疗,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14岁。因排尿困难半年余来诊。行 B超检查发现 :右肾位于右中腹部 ,大小为 9.1cm× 3.5 cm,肾窦分离 ,肾门位于肾的前方稍偏内侧 ,与肾盂连接的输尿管扩张呈漏斗状 ,最大前后径约 3.5 cm,近膀胱处输尿管变窄 ,内径约 0 .5 cm,右输尿管开口于膀胱的右侧壁 (图 1)。左肾位置正常 ,大小为RK:右肾 ,R- u R:右输尿管 ,BL :膀胱图 1 左 :右肾盂与右输尿管连接部右 :右输尿管下端变窄 ,并开口于膀胱的右侧壁作者单位 :6570 0 0 云南省昭通地区人民医院超声科LK:左肾 ,L- u R:左输尿管 ,BL:膀胱图 2 左 :左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右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起的肾包膜下积液病例,应用超声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12例肾包膜下积液的最大切面为4~9mm,呈线条状月牙形,同时伴有同侧肾积水;输尿管结石的最长径为4~10mm。针对病因治疗,即解除梗阻、预防和控制感染后,积液均被吸收。结论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有其特征性声像表现,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方便、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及时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1岁。绝经5年余。因阴道流脓血性物15d,腹痛8d就诊。查体:T39℃、P108次/min,R23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kPa),一般情况差,神清,痛苦病容,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伴肌紧张,以下腹为著。心肺正常。血常规:WBC33.0×109/L,中性粒细胞94.5%。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可能。急诊超声所见:腹腔探测见右侧腹腔肠间隙显示不规则无回声区及无回声暗带,右髂窝显示6.8cm×4.3cm分隔状低至无回声区,较局限,侧动探头,无回声区相互联接,于下腹盆腔子宫周围显示大片状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5.5cm,其内显示细密光点,周边显示排列状强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