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12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分别接受静脉联合化疗或口服维甲酸、羟基脲、肌注干扰素等,5例接受短效或中效胰岛素治疗,7例口服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结果:12例中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后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存活10例,生存期1~36个月。结论:老年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糖的变化,使用胰岛素过程中警惕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缩短产时放置IUD产后恶露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后及时清除脱落宫腔的肥厚蜕膜对产后即时放置IUD的影响。方法:健康产妇胎盘娩出后,随机分为清除蜕膜组和未清除脱膜组并放置宫内节育器。选择同期、同等条件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宫腔感染、IUD脱落情况及非意愿妊娠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产时放置IUD不增加宫腔感染;IUD脱落率与放置正确与否及宫腔大小有关;恶露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产后及时清除脱落宫腔肥厚蜕膜可以缩短恶露时间,对IPPI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Bmi1基因表达的方法,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CML患者41例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的结果显示,基因Bmi1在健康人、CML患者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中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544±0.233、1.624±0.632、3.021±0.923及3.561±1.005。CML患者中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加速期及急变期中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急变期Bmi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加速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基因在CML外周血中有高水平的表达,是监测CML患者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VCS参数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变化,探讨其在乙肝病毒感染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乙肝携带者113例,活动性乙肝患者37例,正常对照者526例外周血淋巴和单核细胞的各项VCS参数,并设计一个新指标:淋巴细胞的平均体积×体积标准差/淋巴细胞的平均射频电导率(LYV×LV-SD/LYC),对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肝病毒携带者LYV×LV-SD/LYC显著增大(14.38±2.81 vs 11.93±1.36,P<0.01),在乙肝活动组该指标的增大幅度更明显(18.61±3.81 vs 11.93±1.36,P<0.01)。乙肝病毒感染者单核细胞体积参数(MOV)增加较为显著(携带组比正常组:170.53±5.05 vs 168.72±5.05,P<0.01;活动组比正常组:183.27±9.10 vs 168.72±5.05,P<0.01)。LYV×LV-SD/LYC在携带组临界值为≥12.84及在活动组为≥14.87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26%和82.51%,89.19%和72.57%。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VCS参数发生显著性变化,转换的淋巴细胞新参数在乙肝患者出现显著增大,在乙肝病毒感染诊治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后及时清除宫腔的肥厚蜕膜对恶露时间的影响。方法:对700例健康产妇随机分组,分别选产时胎盘娩出后,清除宫腔肥厚蜕膜放置IUD组和不清除宫腔肥厚蜕脱放置IUD组,对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宫腔感染、环脱落情况及非意愿妊娠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产时放环不增加宫腔感染;环脱落率和放置正确与否及宫腔大小有关;恶露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产后及时清除宫腔肥厚的蜕膜可以缩短恶露时间,对IPPI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4 3例按梗死灶大小分成2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 ISA法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血清IL - 6水平。结果:大、小灶性梗死组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IL - 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 1) ,且大灶性梗塞组明显高于小灶性梗塞组(P<0 .0 5 )。小灶性梗死组治疗后3天血清IL- 6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 1) ;至14天恢复正常(P>0 .0 5 )。大灶性梗塞组治疗后3天血清IL- 6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P>0 .0 5 ) ;7天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 1) ;但至14天仍高于正常(P<0 .0 1)。结论: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在法国里昂会议上造血和淋巴系肿瘤的WHO分类 ,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分类标准。作者收集了瑞金医院近 3年共 3 1 6例伴有骨髓表现异常的淋巴系肿瘤 ,以WHO分型法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材料 选自瑞金医院 2 0 0 0~ 2 0 0 3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伴有骨髓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群落参数(VCS)参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151例外周血白细胞各项参数并与对照组比较.用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中37例尿微量白蛋白(MA),并分析与VCS参数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平均激光率(MtS)变化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透对cTnT和cTnI测定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了 5 0例肾衰患者血透前后的cTnT和cTnI的值。结果 :血透使cTnT(P <0 .0 0 1)和cTnI(P <0 .0 0 1)降低。结论 :血透改变了血清中cTnT和cTnI的浓度。由于血透对cTnT和cTnI的影响 ,我们建议抽血应在血透前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B细胞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浆B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探讨Blys的血浆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B-NHL)的关系,分析Blys在MM、B-NH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MM(12例)、B-NHL(31例)患者外周血浆Blys水平,以健康献血员(30例)作为对照,并对B-NHL不同分型及化疗前、后患者血浆Bly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MM、Ⅰ~Ⅱ期和Ⅲ-Ⅳ期B-NHL化疗前血浆Bly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Ⅰ~Ⅱ期、Ⅲ~Ⅳ期B-NHL化疗前均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Ⅲ~Ⅳ期B-NHL化疗前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且B-NHL的不同组织类型化疗前血浆BlyS水平各不相同,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显著高于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P<0.01).结论 外周血浆Blys水平在MM、B-NHL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且在B-NHL中与组织类型、分期和治疗有关,提示Blys可能参与B细胞恶性肿瘤发病过程,有望成为B细胞恶性肿瘤诊断、判断分期和评价疗效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