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无外科手术指证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1]。作者在介入病房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原发性肝癌因肝功能损害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并且最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2],甚至有观点认为糖尿病是肝癌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3]。本文总结本院收治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出用诺和灵30R控制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间血糖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下肢DVT患者56例,予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多途径给药)、抗凝、祛聚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于治疗后2~5 d,下肢肿胀明显消退,出院复查溶栓患者大部分血管再通;出院后随访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和下肢坏死,部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甄涛  胡大成  周健  沈起钧 《浙江医学》2022,44(14):1506-1512
目的通过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对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进行风险度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右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86例,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59例,验证组27例。根据MRI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撕裂组50例和未撕裂组36例。所有图像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上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筛选,得到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分数(Rad-score),同时建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通过纳入Rad-score及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模型,得到联合模型的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同时另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行左膝关节MRI检查的患者30例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优化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及联合模型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风险的评估效能。结果联合模型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风险有较好的评估效能,训练组AUC=0.916,95%CI:0.815~0.973,灵敏度为0.703,特异度为0.955,准确度为0.797;验证组AUC=0.907,95%CI:0.731~0.984,灵敏度为0.846,特异度为0.929,准确度为0.889。通过外院30例膝关节MRI图像进行联合模型的外部验证显示,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度为0.733(22/30),联合模型预测结果与膝关节半月板实际损伤呈中等的一致性(Kappa=0.467,P<0.01)。结论通过基于膝关节多参数MRI的Rad-score及临床特征资料建立的联合模型所得到的列线图,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风险度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有效率为100%。40例咯血完全控制,治愈率为88.9%,6例复发,复发率为13.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控制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钡双向小肠造影检查技术对诊断小肠疾病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先进行常规口服小肠造影检查,再逆行注气检查。结果:通过双对比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增加16%。结论:气钡双向造影对诊断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甄涛  胡大成  姚伟  沈起钧 《浙江医学》2023,45(18):1921-1926,1931
目的 探讨基于胸部高分辨CT(HRCT)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性别-年龄-肺生理变量(GAP)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IPF的患者67例,根据GAP分期系统分成早期IPF(GAPⅠ期)40例和中晚期IPF(GAPⅡ/Ⅲ期)27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HRCT检查,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上的深度学习模块,基于V-net网络进行图像自动分割,同时与人工分割比较,用Dice相似性系数(DSC)评估分割模型的效能。基于自动分割结果,在影像组学模块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得到影像组学特征值,通过最小绝对紧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组学特征,并基于筛选出的特征系数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基于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GAP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基于V-net网络的肺间质性病变的自动分割模型显示了较好的分割效能,其DSC为0.55~0.93(0.83±0.10)。影像组学分析共得到2 400个组学特征,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了8个组学特征,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