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钱子总碱囊泡凝胶的体外透皮扩散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马钱子总碱(SSAE)囊泡凝胶和马钱子总碱凝胶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和抗炎作用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制备SSAE囊泡凝胶和SSAE凝胶,用Franz扩散池对两者进行体外透皮研究,并比较两者对弗氏完全佐剂(FCA)致大鼠足跖急性肿胀的抗炎作用。结果:SSAE囊泡凝胶为浅黄色粘稠胶体;体外透皮试验表明,SSAE囊泡凝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与SSAE凝胶无明显差别。SSAE囊泡凝胶3个剂量6.25,12.5,25 mg·kg-1,SSAE凝胶25 mg·kg-1均可抑制由FCA引起的急性足跖肿胀。结论:SSAE囊泡凝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药效比较试验显示SSAE囊泡凝胶起效剂量更低,抗炎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近15年来中医药在乳腺增生病治疗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以乳腺增生病和中医药治疗为主题词,在1996-2011年共检索出有效文献242篇,对其中涉及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等35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但从实验研究到临床治疗缺乏现代循证医学的指导思想,今后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实验设计,深化研究工作,以实现中医药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上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贝乳康片对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金贝乳康片组(20只).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及冷水刺激应激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肝郁肾虚模型.金贝乳康片组给予金贝乳康片水溶液灌胃1.5g/kg,其余各组予生理盐水.30天后腹腔取血并采集乳腺织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EL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一系列生物表征变化,且CORT水平明显升高(P<0.05).金贝乳康片组大鼠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病理以一般增生为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清CORT、E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水平略有升高(P<0.05). 结论 金贝乳康片可降低肝郁肾虚证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病理变化向一般增生转变,调节大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马钱子总碱囊泡凝胶的体外透皮扩散和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马钱子总碱(SSAE)囊泡凝胶和马钱子总碱凝胶,对两者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对比研究和抗炎作用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制备SSAE囊泡凝胶和SSAE凝胶,用Franz扩散池对两者进行体外透皮研究,并比较两者对弗氏完全佐剂(FCA)致大鼠足跖急性肿胀的抗炎作用.结果:SSAE囊泡凝胶为浅黄色粘稠胶体;体外透皮试验表明,SSAE囊泡凝胶的累积透过量(Q)和透皮速率(J)与SSAE凝胶无明显差别.SSAE囊泡凝胶3个剂量6.25,12.5,25 mg·kg-1,SSAE凝胶25 mg·kg-1均可抑制由FCA引起的急性足跖肿胀.结论:SSAE囊泡凝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药效比较试验显示SSAE囊泡凝胶起效剂量更低,抗炎作用显著,值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前后功效变化与微量元素关系浅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前后药性的变化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分析大黄、荆芥、白术、地榆、黄连、泽泻、竹茹、川乌等 8味药物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炮制后 ,温性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多下降 ,寒凉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多增高。结论 :炮制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出中药炮制前后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订菊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鉴别制剂中连翘酯苷、梓醇、丹皮酚和芍药苷;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连翘、地黄、丹皮、赤芍;HPLC法测得黄芩苷含量20.93~21.74mg/g,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0.92%(n=6),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菊芩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皮疹清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余南才  胡克菲  张介眉  薛莎 《中成药》2000,22(7):471-473
通过皮疹清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针对皮疹清颗粒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甙含量为指标,拟定黄芩的提取工艺;通过挥发油的提取与包结试验,筛选野试验,筛选野菊花,当归等药的最佳工艺;以芍药甙为指标,确定赤芍等药的最佳醇沉工艺。结果确立了黄芩甙粗提工艺,野菊花等药的挥发油的包结工艺和赤芍等药的醇沉条件。结论该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稳定,为皮疹清颗粒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8.
复方软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软肝颗粒(黄芪,丹参,灵芝,赤芍,柴胡,等)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复方软肝颗粒中丹参、灵芝、赤芍、柴胡的薄层鉴别方法及黄芪甲苷、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黄芪甲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404mg/g,加样回收率为97.61%,RSD为1.27%,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为5.76 ms/s,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为0.90%.结论:该质量标准可较好的控制复方软肝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黄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44~11.440μg(r=0.9999)、0.948~9.480μg(r=0.9999)和0.434-4.34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6%(RSD=1.01%)、98.17%(RSD=1.02%)和96.27%(RSD=1.1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珍黄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菊芩清解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野菊花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虑挥发油包结率。结果:W成选最佳包合工艺为,取挥发油的6倍量的β-环糊精,溶于挥发油的80倍量水中,在60℃的条件下包结,搅拌1h。结论:此工艺适合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