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截至2015年8月东海县全部符合国家抗病毒治疗标准,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3例艾滋病患者,采取深入访谈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随访。结果 23例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依次是:感觉自己身体很好,暂时不愿治疗(占60.87%);害怕暴露自己是感染者(占34.78%);长期在外地,来回跑不方便(占30.43%);对生活失去信心,放弃治疗(占17.39%);恐惧药物副反应(占13.04%);经济困难,不愿承担检测费用(占8.70%);需先控制其他并发症(占4.35%)。随访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全县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短期内明显提升,由调查前的60.34%提升到85.00%。结论艾滋病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因人而异,需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治疗知识的宣传和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动物及媒介中的分布情况,为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笼法在发病区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捕获率并进行鼠种分类,取其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无菌采集当地的牛、羊、猪、鸡、犬等动物血,并采集螨、蜱、蚊等节肢动物;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脏器及螨、蜱、蚊体内SFTSV核酸;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SFTSV总抗体.结果 东海县鼠类主要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臭鼩鼱、褐家鼠、小家鼠6种;野鼠捕获率较高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捕获率相对较低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各种鼠均有不同程度感染SFTSV,野鼠的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感染SFTSV构成比肝脏最高为26.32%(5/19)>心、肺的21.05%(4/19)>肾、脾、脑的10.53%(2/19);室内鼠仅有心、脑脏器检出SFTSV核酸阳性,且为单一脏器感染;牛、鸡SFTSV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55%和1.54%;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也携带SFTSV,而蜱和蚊未检出SFTSV核酸.结论 鼠类、牛、鸡及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可能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在鼠体内携带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笼法在发病区野外及居民区内捕鼠计算鼠密度;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 野鼠密度较高(20.42%),家鼠密度相对较低(6.45%).黑线姬鼠总带毒率9.52%,其心、肝、脾、肺、肾、脑6种脏器均带毒,尤以肝脏最高,心、脾、肺、肾次之,脑带毒率最低;家鼠总带毒率12.00%,只有脑、心、肺3种脏器带毒,其中以脑的带毒率最高.结论 初步认为鼠类是SFTSV的宿主动物之一,但其在该病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海县鼠类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在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分类,并取其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主要鼠种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麝鼳、褐家鼠、小家鼠等6种。野鼠密度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密度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野鼠SFTSV带毒率为6.90%,家鼠为7.87%;野鼠心、肝、脾、肺、肾、脑均带有病毒,且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带毒;家鼠多为单一脏器感染。病毒核酸的基因测序与Gen Bank公布的SFTSV的NP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结论东海县6种鼠类除小仓鼠外,其余5种均携带SFTS病毒,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但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染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东海县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57例,发病率为30.25/10万;男性39.27/10万,女性20.48/10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占81.79%,呈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全县21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最小的5个月、最大的12岁,3岁及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0.76%。实验室确诊41例,其中感染肠道病毒71型16例,占39.03%,Cox A16型18例,占43.90%,其他肠道病毒7例,占17.07%。结论 2012年东海县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东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3例,发病率为47.18/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男性60.45/10万,女性32.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4 ~10月,占90.98%;全县21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牛山镇发病最多89例,占16.39%;温泉镇发病最少6例,占1.1%.发病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11岁,3岁及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4.84%.实验室确诊152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感染128例,占84.21%.结论 2011年东海县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