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指导的需求情况,研究相应对策。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湖北省内381家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感染控制部门需要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381家医疗机构中,有85.1%的医院消毒工作需要或迫切需要接受指导和帮助,有94.0%的医院可以或基本可以解决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消毒问题。规模大的医院日常消毒效果优于中小医院,大型医院对消毒指导要求相对较低。结论 不同规模医疗机构对消毒指导均有需求,但中小规模医院的需求更为迫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中小规模医疗机构的消毒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核电站检修工人血象变化情况。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核电检修公司141名男性检修工人进行调查。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评价历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是否发生改变;不同年龄工人血细胞计数是否有差异以及年龄和时间是否具有交互作用。结果 核电站检修工人红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40.89,P < 0.001),时间与年龄具有交互作用(F = 3.74,P = 0.005);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5.78,P < 0.001),时间与年龄无交互作用(F = 0.77,P = 0.578);血小板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F = 30.37,P < 0.001),时间与年龄无交互作用(F = 0.67,P = 0.668)。不同年龄工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无差异(P > 0.05)。结论 核电站检修工人各血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总体规律为先降低再升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惠州市《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微信转诊和微信随访功能模块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完善系统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结核病报告单位、可疑结核病患者和治疗管理患者的名单与《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机构和患者使用情况。将2018—2019年微信转诊和随访功能应用后 (微信转诊的3883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和微信随访的19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及2016—2017年微信转诊和随访功能应用前(12133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和56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收到转诊单数、追踪患者例数、总到位患者例数、完成治疗患者例数、丢失患者例数、成功治疗患者例数等)进行比较分析。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018—2019年全市41.5%(3883/9364)的可疑患者、70.1%(96/137)的结核病报告机构使用微信转诊;52.7%(1960/3722)的确诊患者、100.0%(101/101)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微信随访。(2)观察组结核病可疑者转诊率达100.0%(3883/3883),高于对照组[62.8%(7614/1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4.70,P<0.01);追踪率达100.0%(2077/2077),高于对照组[99.1%(7519/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P<0.01);到位率达85.5%(3320/3883),高于对照组[82.0%(9951/1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6,P<0.01)。(3)观察组结核病患者的丢失率为0.4%(7/1573),低于对照组[1.8%(104/5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P<0.01)。结论 微信转诊和微信随访功能使用后,提高了结核病可疑者转诊率、追踪率和到位率,降低了纳入治疗管理患者的丢失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比较2017年入职且2018年在岗的本市1040名苯作业工人上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显示,从事苯作业1年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值有所增大(P均<0.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值有所降低(P均<0.001);PLT和PCT异常升高率增大(P均<0.001),P-LCR异常降低率增大(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氯霉素、孔雀石绿与结晶紫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 20756-2006和GB/T 19857-2005中的方法检测水产品中3种化合物残留量,分析其在地区、监测点及品种方面的污染状况。结果 660件市售水产品中共有67件检出3种化合物残留量,检出率为10.15%,其中孔雀石绿残留量检出59件,检出率最高为8.93%,鳢鱼和鲈鱼3种化合物残留量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市售水产品存在氯霉素、孔雀石绿与结晶紫污染现象,应对水产品养殖、运输和销售过程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