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境空气放射性水平及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2月期间,以SNOW WHITE大流量采样器进行空气样品收集,连续24 h采样,以TBM-3S测量仪对收集的样品滤膜表面进行表面放射性测量,将测得结果分别与空气质量等级、大气中PM2.5、PM10颗粒物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37个大气气溶胶滤膜样品的表面放射性水平为(1.051~2.831)Bq/cm2,平均值为1.802 Bq/cm2;不同空气质量等级间比较大气中放射性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不同颗粒物浓度间比较大气中放射性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监测期间,空气质量及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变化,未引起大气中放射性水平的变化,空气质量与大气放射性水平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术中不同照射方向下X射线机房内辐射剂量场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用脑血管造影术程序,选取后前位、前后位、右前斜30°、左前斜30°、右侧位和左侧位6种照射方式,使用451B型空气电离室巡测仪对以散射模体为中心、半径为3 m范围内的辐射场的剂量率分布进行测量.结果 后前位及右侧位照射时主要操作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最低,均为0.4 mGy/h;左侧位照射时主要操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最高,为1.54 mGy/h;机架侧区域的辐射剂量水平最低,均小于10 μGy/h.结论 在脑血管造影术中,医护操作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剂量较低的后前位及右侧位照射方式投照,并合理选择工作位置,可明显降低受照剂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irradiation dose in X-ray room with different radiation directions in cerebral angiography operations.Methods The Model 451B air ionization chamber survey me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rradiation dose distribution in the X-ray room when cerebral angiographies were performed at high kV and high dose.The doses were measured within 3 m when the phantom was irradiated in posterior-anterior (PA) position, anterior-posterior(AP) position, right anterior oblique (RAO) 30°, left anterior oblique (LAO) 30°, right-lateral (RL) position, and left-lateral(LL) position, respectively.Results Both the relative data and th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the six radiation direction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same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model.The irradiation dose to the primary operator was minimal in P-A and RL positions,at 0.4 mGy/h, and was maximal in LL position, at up to 1.54 mGy/h.Furthermore, the lowest irradiation dose level was found to be lower than 10 μ Gy/h at the side of the framework field.Conclusions Low-irradiation position and rational work place we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operators' absorption dose dur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大流量空气采样中所遇问题(如滤膜堵塞、滤膜吸水及空气中颗粒物对探测效率的影响)的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对连续监测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模拟滤膜堵塞情况,并通过实际工作验证。结果 获得具有连续代表性的样品,并且获取到有效监测结果数据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2006年分别为71%,86%,94%,96%。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手段,能够减小不利气候因素对采样连续代表性的影响,获得理想的数据有效率。应通过对探测效率进行修正而减小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对探测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昏迷患者口腔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是细胞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昏迷患者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口腔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使细菌迅速繁殖。细菌与霉菌的感染可引起口腔溃疡、糜烂。颅脑损伤、口腔内组织损伤的昏迷患者,口腔内硬腭和舌面常有出血与坏死组织形成痂皮,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昏迷患者易得鹅口疮,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全身霉菌感染。如患者昏迷较深、上颏肌肉松弛,张口呼吸者,易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口唇干裂。口腔内恶臭的内泌物如不及时清除可并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肺内感染,常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核医学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操作人员、相关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管理中薄弱环节。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TLD)和光致发光剂量计(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对操作185GBq药物(99mTc)用量的职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测量;使用451P型高压电离室巡测仪对场所的外照射剂量进行检测,使用COMO170型表面污染仪对场所的表面污染进行监测。结果 99mTc操作人员手部当量剂量最高值为5.09 mSv,眼晶体当量剂量最高值为0.21 mSv,全身有效剂量最高值为65.30 μSv;采用不同防护措施时操作位不同位点所受辐射剂量不同,剂量值由未检出到240 μSv/h;表面污染测定最高值为注射小车表面2 182 Bq/cm2。结论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应重视自身防护,规范操作并采用合理的防护可极大降低自身所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屏蔽物质的铅当量,为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设计与评价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依据BIR/IPEM联合报告和NCRP147号报告中给出的宽束X射线在不同屏蔽物质中衰减的数学拟合式和数据,对给定铅厚度的透射比,计算出其它屏蔽物质的厚度。结果通过计算得到不同kVX射线初级辐射和次级辐射防护中不同屏蔽物质的铅当量厚度。结论对于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屏蔽设计与评价,应根据透射比或防护屏蔽所需的铅当量使用其管电压(kV)相对应的某一屏蔽物质的铅当量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X射线探伤机房的屏蔽估算方法,为X射线探伤机房屏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采用ICRP33、NCRP49号报告和ANSI/HPS N43.3中X射线探伤机房屏蔽的计算方法,并参照《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17 - 2006),对某一典型X射线探伤机房各墙所需屏蔽厚度进行了屏蔽设计.结果 该机房屏蔽设计满足X射线探伤机房外人员剂量和剂量当量率控制水平的要求.结论 对于X射线探伤机房的屏蔽设计,必须考虑剂量和剂量率控制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辐照仪的辐射防护及样品辐照区剂量分布情况。方法:选用C-3001型和XHBRI-1000型血液辐照仪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境X、γ剂量率仪对辐照与非辐照状态下辐照仪外表面辐射剂量水平进行测量;以LiF(Mg、Ti)热释光元件为探测器,布放于辐照杯内不同层面,辐照后进行数据测读,探讨辐照杯内不同位置的剂量分布。结果:两种型号血液辐照仪在静止(关机)状态下,其外表面辐射剂量率最大值分别为0.30μGy/h和0.60μGy/h,工作状态(辐照)最大值分别为0.62μGy/h和0.28μGy/h。辐照杯内不同位置的辐照剂量值分布:C-3001型中层>顶层>底层,外围>中心;XHBRI-1000型顶层>中层>底层,中心>外围。辐照剂量偏差分别为-6.7%~10.4%和3.7%~17.5%。结论:两台血液辐照仪的辐射防护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辐照杯内不同层面辐射剂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核应急监测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有效防控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北京地区的影响。方法明确应对福岛核事故的防控目标与应急工作方针,采取有效的防控途径与实施程序,依据有关核事故实况信息、应急处置条例和技术规程进行核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结果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为核事故污染监测和防控提供了保障;防控队伍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保障了各项核污染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密切的信息沟通、适度的公众宣传,有效稳定了社会环境和民众心态。结论在防控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北京地区影响的工作中,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了应有的职能,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需实施长期的应对计划并采取更强有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